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暴漲28%站上千點大關
暴漲28%至半年新高
BDI連漲勢頭存疑 過剩運力掣肘航運業
近期代表干散貨航運景氣度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持續上漲,在連漲12個交易日后,至6月21日已經升至1027點的半年高點。作為主要航運運價指標之一,BDI指數短期內大幅上漲似乎顯示航運市場有好轉跡象。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本輪BDI指數上漲主要是由于海岬型船和巴拿馬型船運費攀升。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近日發布的最新海運行業展望報告中稱,鑒于航運業大部分服務將繼續保持運力過剩的局勢,航運業未來12至18個月的前景仍然不容樂觀。
漲勢或難以延續
BDI指數主要衡量的是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上周,該指數累計上漲14%至1027點,創下去年12月初以來的新高。至此,BDI指數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高達28%。
分項來看,波羅的海海岬型船和巴拿馬型船運費均有所上升。統計顯示,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上周上漲18.5%至1822點,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上漲8%至927點。海岬型船舶通常的載運量是15萬噸,貨物主要是鐵礦石和煤炭,巴拿馬型船舶的通常運載量為6-7萬噸,主要貨物是煤炭或谷物。
作為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之一,BDI指數及分項指標的持續上漲引起廣泛關注。不過業內分析普遍認為,本輪BDI指數上漲主要受到短期因素影響,包括6月上旬中國沿海出現大風惡劣天氣,導致進長江大船延期,以及北方出現大船短暫壓港,消耗了市場部分運力等。需求方面則主要受益于西澳鐵礦石、東澳煤炭海運需求回升。
中銀國際報告指出,干散貨市場需求方面有所恢復,澳洲鐵礦石及煤炭出貨積極推動市場活躍度上升,而中國北方港口大船壓港使得運力臨時得到消耗,市場供需面有所好轉,運價環比反彈。不過,需求端仍然呈現疲軟狀態,預計短期內運價進一步反彈空間不大,整體仍將低位徘徊。長期來看,需求端表現低于預期,而今年下半年干散貨市場運力過剩狀況環比有望逐步好轉,行業周期拐點可期,但對年內表現不可預期過高。
分析師認為,考慮到整體經濟環境尚未看到明顯好轉跡象,且航運業運力過剩局面沒有根本性變化,BDI指數的漲勢能否持續仍然存疑。全球獵手證券公司在2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臨近周末船運活動可能放緩,下周船運活動是否維持強勁勢頭還要拭目以待。
運力過剩局面恐持續
受益于美國經濟的持續復蘇,年初至今北美航線市場行情基本保持穩定,運輸需求呈平穩走勢,市場運價穩中有升。特別是5月以來,美國經濟復蘇勢頭愈加明顯,運輸需求總體呈上升態勢。不過受運力升級、新船下水以及部分航商部署旺季運力等因素影響,供大于求的情況仍未改善。
海通證券最新報告預計,2013年全球運力增速約為7%,歐美航線供需結構化矛盾加劇,運費持續低迷。長期看,新興航線貿易量、港口設施還不具備吸收市場中多余的大型運力,船公司間的協同合作有長期化趨勢,而集運趨勢性拐點的出現還需等待歐洲經濟的復蘇。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18日發布報告分析稱,由于2011年所訂購的超大型船將在2013年開始陸續交付使用,預計2013年全球集裝箱船運力過剩問題將進一步惡化??紤]到新增運力,預計2013年集裝箱船運力供給過剩的情況相比2012年將更為嚴峻。由于面臨嚴峻的運力過剩問題,今年集裝箱運輸市場前景仍不樂觀。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日前發布的最新海運行業展望報告稱,鑒于航運業大部分服務將繼續保持運力過剩的局勢,航運業未來12至18個月的前景保持不容樂觀。嚴重的運力過剩問題將會在未來至少18個月內繼續壓制運價,美國原油進口量以及歐洲需求量的下滑導致海運發貨量下滑,因此干散貨以及原油油輪部分將會特別受到影響。
穆迪報告稱,隨著運力過剩幅度的降低,2014年市場前景將有所改善。不過由于近幾個月來全球經濟復蘇缺乏動力,下行風險仍將高居不下。
航運業業績前景不樂觀
在BDI指數節節攀升的同時,全球航運板塊并沒有實現同步較強表現。截至21日收盤,在丹麥哥本哈根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歐洲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MAERSK-A.CO)股價過去一周內累計漲幅僅為0.6%,在紐交所上市的希臘納維奧斯海運公司(NYSE:NM)股價下跌4%。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