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暴跌拖累A股 *ST鳳凰遭銀行追債近20億
焦點新聞:
股價一路高漲股東瘋狂套現 創業板兜頭遭潑冷水
新聞摘要:在傳媒板塊的帶領下,近來創業板一路飆漲,有關“泡沫論”的說法在坊間也不絕于耳,管理層也難繼續隔岸觀“火”,終于有了動作。應深交所臨時要求,一批漲幅較大的創業板公司集體披露了風險提示公告,警惕投資者謹防概念炒作。前一交易日還熱漲2%沖高至1073.58點的新高點位,之后卻遭遇了逾3%的大跌。而在這火熱的背后與之相對應的是創業板公司高管、股東的瘋狂減持潮。而在5月剛剛過去的14個交易日里,就有高達175億元被高管、股東從二級市場套現拿走,平均每個交易日套現金額高達13億元。
點評:創業板指數大跌背后,高估值壓力是主要原因。
周四日股暴跌7.32% 殃及A股
新聞摘要:5月23日全球股市巨幅波動,其中日本日經指數暴跌7.3%,港股午后跳水恒生指數大跌2.6%。受此影響,早盤走勢平穩的A股在下午2:00之后出現了一波快速下行,滬指跌逾1%再度失守2300大關。導致日本股市大跌的原因眾說紛紜,日本財政債務可能惡化、美聯儲可能退出量化寬松措施等均構成市場逆轉的因素。美聯儲主席在前一個交易日表示將維持量化寬松政策,這次表態只是日本股市下跌的一個導火索,根源在日債。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比很多人預想的來得更快,很多金融機構持有日債,上漲的利率會迅速蒸發掉他們的資本,從而引發流動性收縮帶來風險資產崩潰的連鎖反應。
點評:日本股市的暴跌,給全球股市的未來走向增加了新的不確定因素。
IPO重啟至少還需一個月 近百家IPO或集體撤單
新聞摘要:證監會上周末公布的擬IPO企業名單顯示,744家排隊企業中,除去623家已經遞交核查報告的企業,以及26家4月之后新提交IPO申請的企業外,有95家企業因尚未遞交自查報告而處于“中止審查”狀態。按照證監會此前的要求,5月31日是補交自查報告的最后期限,不能上報的企業將轉為“終止審查”。。根據記者4月初統計的數字,在4月3日到5月16日之間的6周時間內,僅有11家企業補交自查報告,占延期企業的10%,而九成企業并無動作。據悉,證監會正在醞釀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方案,但何時公開征求意見還不確定。
點評:這是IPO方面出現一個新的變化,值得關注。
浙能電力稱東電B轉A方案不變 控股股東救場
新聞摘要:浙能電力換股吸收合并東南發電方案出臺之后,中小股東的質疑聲陸續見諸媒體報道,某些中小股東甚至發生過激行為。針對B轉A方案和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浙能電力聲明稱,浙能電力控股股東浙能集團出具承諾,若浙能電力于上交所上市之日起3個交易日內任一交易日的A股股票收盤價低于5.53元,則浙能集團將投入累計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資金進行增持。
點評:上市公司出政策前還是與股東們多溝通為好
ST遠洋子公司擬75億元出售中集集團股權
新聞摘要:中國遠洋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與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旗下一家全資子公司達成協議,擬以現金代價約12.22億美元(折合約75.4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通過中遠集裝箱工業公司間接持有的中集集團21.8%的股權。本次交易將給中遠太平洋帶來可觀的一次性收益,有助于鞏固并提升公司財務狀況,為其收購優質新碼頭、提高各碼頭盈利能力、鞏固集裝箱租賃業務發展提供資金。
點評:在航運業依舊難見復蘇希望的2013年,扭虧成為公司的主題。
高盛拋空工行H股 7年狂賺65.1億美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