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權威"罕見公開站隊 紅罐之爭驚爆"廣告門"
庭審激烈,庭外慘烈。加多寶與廣藥的“紅罐”之爭已演變成一場全民“圍觀”。
在這場“殊死搏斗”中,訴爭雙方表現迥異。加多寶以“無能為力、相信未來”沉默應對;廣藥集團則通過媒體大造聲勢,并相繼暴出“廣告門”、“刷票門”等事件,抬出“法律權威”和“網絡民意”助陣,試圖傳遞在“紅罐”爭奪中的志在必得。
庭審剛剛結束,在法院未做任何判決的情況下,5月16日,廣藥迫不及待在全國十多家主要媒體頭版和顯著位置刊登廣告,聲稱最高人民法院原知識產權庭庭長蔣志培支持“紅罐”包裝裝潢權屬于廣藥。同時,廣藥還廣泛傳播媒體對網絡投票的報道,表示廣藥獲得了超過60%以上的民意支持。
多家媒體的報道引用的新浪網的調查數據,聲稱超過60%以上網友支持紅罐包裝屬于廣藥。但后者很快被證實為“虛假”。
17日,新浪發表聲明指出,因為遭遇異常投票和刷票,5月15日18點之后的所有數據均無效,呼吁各媒體在報道事件過程中不再使用刷票后的數據。
“廣藥在媒體上大肆投放硬廣告,抬出最高人民法院和原知識產權庭庭長蔣志培助陣不僅違法廣告法,更是對司法的干預”。網絡上眾多法律專家和意見領袖對廣藥的行為提出質疑:廣告不得使用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名義來打壓訴訟的另一方,給法院公正判案施加壓力。
對廣藥的投放廣告行為,@廣東政法表示,反對這種以“法律權威”施壓法律的行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也表示反對這種行為。一些知名律師指出,廣藥的廣告語中諸多提法確屬不妥,影響法官判案,這種行為在很多國家都是明令禁止的。網絡上更是掀起了反對蔣志培的“反蔣”浪潮,認為其僅代表他個人意見,不應該拉上最高法院為其背書。
在中國的司法體系中,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干預,上級法院只能是指導而非領導下級法院工作。如廣藥提及的廣告詞是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則明顯有干預下級法院的嫌疑,需要最高法出面澄清。尤其是蔣志培,是代表最高法院、知識產權庭還是僅個人觀點,也需要做出澄清和說明。
一直以來,圍繞加多寶與廣藥之間的紛爭似有一種“無形之手”的干預,市場質疑某些地方的公權力介入企業之間的經濟糾紛。現在看來,這種質疑并非空穴來風。廣藥一再拉出“公權力”為其背書、站隊使得政府信譽遭遇貶損,有關方面應立即跳出“地方保護”的怪圈,以確保司法公平、公正、公開。
同樣,在加多寶與廣藥的諸多紛爭中,公權力應最大限度地保持距離,秉持中立客觀態度,平等地對待各種市場主體。
業界人士指出,廣藥在紅罐爭奪中屢出“奇招”,不僅招來干預司法公正嫌疑,更是制造“虛假”民意,其對自身的商譽構成了致命打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花費巨資在媒體上刊登“涉違”廣告,更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廣藥應該發公告對此做出解釋。
紅罐之爭舉世關注,該案的意義絕非僅關乎兩家企業的“生死”,更關乎公眾對法制的信心和普世價值觀的尊崇。
“勞動創造未來、奮斗成就夢想”。此前,《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用勞動和創造托起“中國夢”,將圓夢的目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轉化成每個勞動者一錘一釘的勞作、一磚一瓦的建設,我們就一定能匯聚起實干興邦的正能量,為中華民族贏得一個更加值得期待的未來。
“誰創造、誰擁有”既是“中國夢”的核心和基石,也是普世的價值觀,放之四海而皆準。法律應鼓勵誠實的勞動創造和持續的變革和創新,任何坐享其成、奉行“拿來主義”的攫取思想都應遭遇唾棄和苛責。
文/文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