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3月減持超百億 復蘇預期不明市場謹慎
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產業資本對A股市場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昨日,記者從相關券商分析師渠道了解到,截至3月底的數據顯示,產業資本3月份減持超過100億元,是打破大盤多空平衡的重要因素。
產業資本減持繼續擴大
產業資本在3月份凈減持規模繼續呈現擴大趨勢。銀河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產業資本增減持頻率、力度與2月相比有所回升,增持金額升至8.72億元的同時,減持金額也升至102.5億元,全市場凈減持93.78億元。
增減持的巨大反差也和市場的下挫趨勢相吻合。在3月的最后一周,上證指數下挫3.94%,同期公告增持市值超過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僅有2家,公告減持市值超過1億元的上市公司則多達7家,盡可能找機會減持,是產業資本的首選。
銀河證券分析師王維誠表示,從董監高等相關高管人員的二級市場動向來看,3 月高管股東的總體減持意愿非常堅決。從增減持力度來看,高管3月份增持金額1.19 億元、同期減持金額高達16.84 億元,凈減持15.65 億元。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內,僅深圳中小板的青島金王、克明面業、二六三等上市公司高管有增持的情況,且合計增持金額僅73.47萬元,增持力度相對很小。王維誠認為,由于高管人員仍以減持為主,顯示出該類人員對上市公司的經營預期尚未出現一致性的好轉,從另一面來說,這也說明未來一段時間內,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可能不會特別靚麗。
房地產減持力度大
分板塊看,3月主板上市公司的產業資本增減持頻率回升,增持金額為7.02億元,減持金額為56.33億元,凈減持49.32億元。相比較之下,此前減持力度較大的中小板、創業板減持力度得以下降,3月最終凈減持額為44.46億元,較2月下降8.20億元。
而從近期增減持的行業結構來看,以3月數據來看,僅有家電、黑色金屬略有凈增持,其余21個行業為凈減持狀態。盡管各行業還都是凈減持狀態,但內部分化已經很明顯,相比上周輕電子元器件、化工減持額有大幅下降;房地產、有色金屬減持額則有大幅增加,其中房地產、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減持力度依舊高居榜首。
據WIND數據對上周的減持統計,在受各地“國五條”細則陸續出臺等利空因素影響下,房地產板塊成為減持較多的板塊,僅中弘股份董事就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金額近3億,此外,榮盛發展、宋城股份等房地產上市公司高管也出現較大額度的減持。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這表示至少有一些房地產企業內部已經不再看好房地產未來的行業前景。
增持何時重現?
產業資本增持,往往意味著市場底部。而今年年初以來,產業資本呈現連續凈減持狀態,這是否表明,從2月中旬開始的調整還難言底部?
“產業資本也不是神,他們只是更能夠感覺到市場的一些先兆。”東方證券分析師胡卓文長期跟蹤產業資本行為,他表示,歷史研究表明,產業資本密集增持,預示市場反彈的開始,而目前尚未出現去年11月時曾經出現的產業資本密集增持現象,說明產業資本這一市場力量還不認為目前是一個很好的增持或持有的時機,整體來看,在經濟復蘇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產業資本的行為仍然偏謹慎。
胡卓文表示,大小非解禁也是產業資本減持的重要條件,如果產業資本普遍對未來經濟復蘇的預期不好,減持套現的沖動就會增大,密集增持再度出現就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
根據WIND數據統計,未來3個月市場解禁壓力超過4000億,4、5、6月解禁市值分別為1136.1、1011.3、2039.5億元。分行業看公用事業解禁市值超500億元,醫藥生物、信息設備超400億元。以當前股價估算,未來3 個月解禁市值前5名為海康威視、重慶水務、東方園林、濰柴動力、碧水源。(記者 張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