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睿:過度依賴外部能源供給是發展的制衡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道達爾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哲睿。中國經濟網蔣詩舟 攝影
馬哲睿認為,過去50年主要是關乎于傳統碳化石能源的嚴禁和全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圖景,正是有了能源行業不斷的發展和供應不斷的增加,才有了這樣的發展階段。而現在我們面臨一個全新的體系,我們知道全球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2040年,2050年還會保持增長的態勢,而整體能源需求在2035年也會有34-35%的增加。我們能否限制化石能源對于氣侯、整體環境的影響,并在未來幾十年,讓它繼續作為能源供給的主要成分去發展。
到2035年,傳統化石能源在能源構成當中所占的比例,我們預計也只會下降5%,因此,首先我們要改變對能源的看法,從大能源的角度來看能源的問題,考慮到整個能源生態系統當中各個環節,不斷的去加強能源方面的創新和技術的進步,我們需要這樣的體系,最終會給我們帶來低碳的能源未來。
同時,能源的各個行業需要進行一體化的整合,政府和私人部門也需要進行合作,也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一道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建立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在這個過程當中,在能源傳說的效率和成本能夠得到提高和降低,同時也能解決能源安全問題。還要關注油價,能源價格的問題,以及它可能的上下波動。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個地緣政治方面的挑戰,還有政治方面的挑戰,我們也需要大量的投資來進行能源的開發,中國也需要大量的投資。一方面進行能源開發的融資,另一方面也需要進行大量非傳統能源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包括頁巖氣、頁巖油、煤層氣等等。
馬哲睿還表示,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和發達國家一樣,過度的依賴外部能源供給始終是發展的制衡。隨著能源變得越來越復雜進行開采,同時成本越來越高,我們也需要更多的資源來進行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不管是天然氣還是其他的傳統能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