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中國股市已具備反轉走牛的條件和環境
——專訪國信證券總裁助理、發展研究總部總經理何誠穎
當前股市是反彈還是反轉,市場莫衷一是。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國信證券總裁助理、發展研究總部總經理何誠穎。他指出,當前市場已經具備再度走牛的條件和環境,已經走出底部區間,這主要是由于自2012年12月4日以來的上漲行情具有明確的上漲主線、基礎雄厚的長期資金支撐和堅實的制度改革驅動。
何誠穎認為,支持股市反轉的理由主要有三條。
首先,起自于2012年12月4日1949點的行情具有明確的上漲主線,低估值的銀行股板塊和城鎮化投資帶動作用明顯。銀行板塊估值2010-2012年以來市盈率平均水平為9.51、6.91、6.22,遠遠低于大盤估值水平;銀行板塊超過三成權重份額,在行業規模不斷膨脹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其價值回歸過程無疑將帶動股市向上。新型城鎮化在拉動內需和刺激消費的過程中被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房地產板塊逐步走強,其市盈率在2010和2011年分別為21.12和13.51,2012年為16.23,隨著新一屆政府政策措施的逐步出臺和落實,房地產和銀行板塊料的帶動作用料將繼續發揮。
其次,長期資金入市的積極效應將逐步持續顯現。從巴黎銀行巨資買入南京銀行,再到最近QFII規模加速膨脹,私募基金審批制度取消,保險資金更大規模放行入市等,長期資金持續進入股市無疑推動著A股產生熊牛轉換。
以QFII為例,根據證監會披露,在2012年12月證監會向6家境外投資機構發放了QFII資格。這使QFII總數達到207家。其中,在2012年審批通過的QFII數量為72家,這是自2003年QFII機制設立并實施以來審批數量最多的一年。這樣,QFII的最新家數也超過了內地證券公司119家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77家的總和196家。
2012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共新批約134.53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度,相當于過去十年來所有獲批QFII投資額度374.43億美元的35.9%。過去一年,被業界譽為我國資本市場對外“最開放”的一年。
“A股自去年12月初開始的反彈與QFII的抄底不無關系?!焙握\穎認為,去年12月21日,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發文稱,自去年8月以來QFII賬戶的建倉速度明顯加快,8月、9月、10月,QFII賬戶對滬市股票的單月凈買入額分別為去年前7個月凈買入總額的3倍、9倍和10倍。針對滬深300成份股中滬市股票,10月QFII單月凈買入額是今年前7個月凈買入總額的40倍多。
第三,股市制度性變革為股市反轉提供了良好支撐,特別是強制分紅、新股發行和退市等制度改革為股市提供了一段充分的空檔期,而經濟基本面的持續改善更為市場情緒轉換提供了基本面支撐。正如2006-2007年的牛市根本動力在于股改使得法人股變流通股消除了A股的制度性障礙一樣,當前監管層從“強制分紅”、新股發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改革,都力圖從制度層面改善A股運行基礎架構,這無疑也將為A股再度走牛提供新的制度性驅動力。
何誠穎指出,監管層對上市公司“強制分紅”的規定,將提高我國股市的整體股利支付水平,進而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股市的投資價值,使股市“價值投資”的理念成為可行,吸引更多的長期資金入市,進一步推動我國股市的可持續繁榮發展。分紅制度對股市的影響是長期的、巨大的,對股市走勢的長、短期影響無疑將是積極的、正面的。
而發行制度完善則能夠提高新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促使一級市場合理定價,截斷一級市場“泡沫制造機制”,保護二級市場投資者利益,而且還會使一部分長期參與各種打新的機構資金回流至二級市場。
此外,何誠穎還強調,隨著滬深交易所出臺的退市新規的嚴格執行,將倒逼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提升。退市制度的完善可以促進上市公司職能回歸,督促上市公司加強經營管理,進而提高股市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從長期來看,完善退市制度能夠鞭策上市公司提高運營效率,形成股市的優勝劣汰機制,提高股市的資源配置效率,進而提升股市的投資功能。
(記者 侯捷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