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談資本項目可兌換:會有管制 非完全自由
繼11月下旬先后詳解貨幣政策思路和“十八大”報告,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又描繪中國資本項目開放“路線圖”。
剛剛參加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周小川在出席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時稱,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改革開放、加速發展的內容之一,但資本項目可兌換并不意味著百分之百的自由。
周小川指出,中國的資本可兌換要有反洗錢功能、要限制“避稅天堂”方向、要能夠堅持宏觀審慎工具對流動資金進行有效監管,同時,中國“不歡迎快進快出的套利熱錢”。
“澄清”概念:和匯率自由沒必然聯系
據財經網報道,當天周小川首先是對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概念進行了普及。
周小川稱,資本項目可兌換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一張大表,這個表叫做七大類四十項,就是七大類來衡量這個可兌換,有四十個項目,但并沒有認定是全部做到、還是做到其中多少項就可被認為是資本項目可兌換,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一個模糊性的目標。
在此,周小川還重點“澄清”了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四大誤區。
周小川稱,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匯率完全自由浮動沒有必然聯系。譬如,中國香港實行和美元掛鉤的聯席匯率,但港幣可能是全球自由兌換程度最高的貨幣之一。
此外,資本項目可兌換和跨境資金自由轉移及是否管制外匯沒必然聯系。譬如,美國人搞反洗錢和反融資,還對一些國家采取了金融方面的制裁。
最后,資本項目可兌換和本幣國際化也不是完全聯系的。因為“多數世界上開放性的小國,大家并不是說你自由兌換了就得把它作為一種國際貨幣。”
“換一句話說,就是自由兌換很少做到百分之百的自由。”周小川說。
“中國腦子里的想法”:保留監測并控制敏感項目
周小川隨后介紹了中國對于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想法。
“我們的剛才說法,也意味著我們如果搞的話,我們不會說拿七大類四十項一下搞百分之百的自由兌換了,我們保留一些監測項目和對一些敏感項目的控制,跟大家一樣,就是反洗錢和反腐,反"避稅天堂",還有其他的形式,(譬如)中國人出去避稅也是我們的稅源的損失,這個我們肯定要管的。”周小川說。
第二,周小川稱,中國將堅持宏觀審慎工具,來防止像亞洲金融風波泰國出的事情。周小川認為,在資本可兌換方面,一個國家如果非常輕易就借外債,不管私營部門還是公共部門都不好。
第三,周小川認為,引進外資投資國內的股票和債券市場需要逐步地放開,并且需要通過一個機構來實現;中國歡迎外資對股票和債券市場進行中長期投資,不歡迎對沖基金進來“搞一把”就走。而且,中長期投資的撤出也需要有序,不能短時間內集聚撤出。
“再一個我們防止各種各樣的漏洞,就是這個政策的體系是一個大的轉變,中間會有很多的漏洞和摩擦,這個需要清理。”周小川說。
最后,周小川強調,如果發生了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中國必須可以按照IMF規定采取特殊手段。
“要做出路線圖還有大量的工作”
“如果需要做出這個路線圖時間表,就會發現這個還有大量的工作。”周小川在昨日演講的最后一個部分如是說。
“首先有一些思維轉變,有一些認識的問題,這個要存在。”
其次,周小川認為,大量的工作是在法規修訂上,關于外匯的各種東西,有很多需要修理。“從俄羅斯或者一些經驗發現,他就是說你設定一個過程把過去的所有法規拿出來翻一遍,有些哪怕離很遠的部門比如說旅游部門,那個法規里面一看還妨礙那個可兌換的概念。”
周小川最后稱,再有一個就是改革涉及跨部門的協調,“這個協調也要花一定的時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