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市場仍處于風險釋放期
隨著經濟企穩信號的逐漸明晰,資金面困境成為影響市場運行的最主要負面因素。投資策略上,市場已回落至前期低點附近,存在規避風險需求,建議耐心等待更為確定的入場信號。
昨日,滬深兩市整體呈現高開低走態勢。早盤受外圍市場上漲影響小幅高開,隨后出現盤整格局,房地產及有色板塊成為主要做多力量,但午盤收市前,保險、券商、銀行等板塊走低帶領指數小幅下跌。午后,滬指在下行至2004.17點后再次步入震蕩趨勢,保險、券商等金融股仍然較為頹勢,與此相反,近期表現疲弱的白酒股企穩回升。截止收盤,滬指小跌0.4%,以2008.92點報收。
對于市場的后期走勢,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經濟基本面。經濟增長企穩信號進一步確認,但僅限于弱復蘇情形。10月數據好于預期,工業生產在中游行業的帶動下量價齊升,需求端三駕馬齊頭并進,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勢頭進一步明顯。但我們仍對經濟保持謹慎,至年末的兩個月內,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將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從政策端來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大規模釋放流動性可能性較低。一方面,10月物價創年內新低,但核心通脹上漲趨勢明顯,CPI即將走入上行通道,疊加外圍流動性泛濫和物價即將走入上行通道,預計央行不會動用降息降準等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指出“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加強預調微調,把握好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風險防范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貨幣環境的穩定,為市場經濟自身的調整和穩定機制發揮作用創造條件”,表明央行認為目前流動性狀況適中,要讓經濟發揮自身調節機能的作用,不會大規模釋放流動性。
整體來看,隨著經濟企穩信號的逐漸明晰,資金面的困境成為影響市場運行的最主要負面因素。無論是年底銀行層面資金收緊的壓力,還是貨幣政策繼續公開市場化,以及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頻繁的解禁行為,使市場資金面難堪其負。投資策略上,考慮到當前經濟仍然處于弱復蘇格局,經濟前景仍然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同時市場已回落至前期低點附近,存在規避風險需求,建議厭惡風險的投資者適當減少倉位,保持資產流動性,耐心等待更為確定的入場信號。對于積進型投資者而言,不妨在市場跌破關鍵位時,把握后期可能的反彈機會,但需要做好風險防范準備。
板塊選擇上,由于市場仍然處于釋放風險階段,建議關注以下機會:其一,關注市場下行過程中防御性板塊的穩定價值,包括彈性較小的部分醫藥股及以生活必需品為主的部分食品飲料子板塊;其二,經濟仍然存在穩增長需求,關注穩增長相關板塊,包括房地產、基建等板塊;其三,關注近期市場上較為活躍的部分主題性機會,包括“美麗中國”帶來的環保、林業等相關板塊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