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證券:百點震蕩格局或延續
隨著歐美股市上周連續的大幅回落,國內A股也明顯受到拖累,兩市成交量的持續萎縮表明當前場外資金馳援的意愿不強,而僅依靠存量資金的運作,A股短線仍然難以積聚足夠的做多動能向上發起攻擊。不過,考慮到目前宏觀經濟已有所趨穩,且市場供求關系短線得到一定改善, A股短線下跌的空間也較為有限,短期或圍繞2050點-2150點持續箱體震蕩。
宏觀經濟繼續企穩回升
在上周五統計局公布的最新10月份宏觀數據中,市場關注的CPI數據同比增長1.7%,創下年內新低,預計全年CPI控制在4%的調控目標基本可以實現。10月CPI下降的主要源于豬肉價格的大幅回落,15.8%的同比降幅直接拉低了整體水平;同時節假日因素的淡化,以及翹尾因素的減弱都是CPI數據低位運行的原因。但隨著天氣逐漸轉冷,未來蔬菜等價格仍存在反彈的可能,這對CPI會有一定程度的拉動。此外,考慮到美聯儲實施了第三輪的量化寬松政策,對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有正面刺激作用,這意味著我國未來也會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因此,10月份CPI數據成為本輪通脹低點的可能性較大。需要指出的是,從歷年CPI數據和GDP增速的走勢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兩者低點出現的時點基本趨于一致,因此,未來CPI一旦出現連續的小幅反彈,可視為我國宏觀經濟回升的重要參考信號,對于A股而言不失為正面的利好刺激。
實際上,從最新的10月份PPI數據也可以發現經濟已經出現一定的回暖跡象,10月份PPI數據自5月份來首次出現環比回升;從環比分項數據來看,生活資料價格漲幅已經連續兩月為正,采掘工業價格和原材料工業價格漲幅也均為連續兩月環比增速為正,且增速有加快的跡象。作為衡量總需求復蘇持續性的重要指標,PPI的回升有利于增強市場對經濟趨穩的信心。此外,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6%,比9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從鋼材、水泥、橡膠、石化等中游行業來看,其行業產品價格近期也出現了企穩甚至回升的跡象,對于市場而言,單月或是短期的數據可能不足以確認經濟底部的到來,未來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數據去驗證這一趨勢。
市場短期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近期持續改善的供求關系無疑也為A股提供較大的正面支撐。一方面,新股發行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中,近期僅浙江世寶一只新股上市交易,舒緩了市場對新股發行過快的擔憂情緒。另一方面,股東增持的行為不斷增加。下半年以來兩市合計有250家上市公司獲包括大股東及高管在內的重要股東增持,尤其10月以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增持股份市值已反超減持股份市值,產業資本態度的轉變不僅是響應管理層維穩的號召,更是對當前企業估值水平的認可,而這也顯著緩和資金面的壓力,加上管理層對RQFII額度的放寬舉動,市場流動性仍處于相對充裕的狀態中。
結構型特征或延續
回到盤面運行特征來看,目前市場各板塊的走勢差異性較大,分化的跡象較為明顯。而主流熱點效應的缺失,固然是多空分歧巨大的體現,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做多動能的釋放。由于權重板塊走勢相對疲軟,金融、地產等板塊周K線均綠盤報收,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指數表現,也使得市場做多合力短期難以形成。但在二三線板塊當中,仍有不少的品種走勢強勁,正是包括高鐵、天然氣、水利等在內的題材概念熱點在盤中不時的活躍,有效地維系了市場人氣,也表明當前仍有不少資金在積極尋找做多機會,只要盤中依然存在亮點,股指也就不至于出現連續的深幅下跌。
技術層面來看,目前多條均線匯聚于2080點一帶,且呈現出纏繞的狀態,而MACD指標也在0軸附近反復震蕩,表明股指短線上面臨方向性的選擇,多空雙方也暫處于弱平衡的狀態當中。從過去的運行規律來看,A股在60日均線附近大多以反復拉鋸的走勢出現,后市仍需要強有力的外部因素打破當前的平衡格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