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證券:反彈行情有望獲增量資金推動
觀察昨日盤面,股票市場在成交量配合下,越過滬市綜合指數60天均線指標,市場做多氛圍有所增強。60天均線,對于當前A股市場有著非常重要參考價值,這源自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換手率影響,估計這波反彈可延續到11月中旬。
從貨幣資金流動性狀況看,已經有了明顯變化,央行 16日開展了兩期共760億元逆回購操作。雖然中標利率均與上期持平,但是市場上資金面相比以前有所寬松。尤其在機構資金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不溫不火的公開市場操作情況顯示出央行順勢縮減投放力度、維護資金面總體穩定的意圖。與此同時,逆回購到期量“滾雪球”的壓力也相應緩解。盡管月內逆回購到期量較大,以及財政繳款等因素仍將施壓資金面,但考慮到人民幣近期保持強勢,使得外匯占款增長超出預期。剛公布的今年三季度外匯儲備占款達到3.29萬億美元,比二季度的3.24萬億美元,增加500億美元,說明當前貨幣資金流動性有望得到改善,能夠激活貨幣資金的流動性,對于敏感的股市來講,當然是有著正面影響作用的。
與此同時,9月份M2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4.8%,M1狹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7.3%,環比雙雙增長。由此可見,央行在貨幣量供應的源頭上開始放“水”,致使目前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也開始比較寬松,機構融入需求顯著下降,央行逆回購縮量也就是順勢而為。即使未來兩周公開市場到期,逆回購分別為3850億元和零元,如果本周四延續目前操作力度,下周到期逆回購將為4000億元左右,而下下周可供滾動到期的余地將非常寬松,說明央行發行央票,意味著回收流動性;進行逆回購,意味著投放流動性,這種一收一放之間,不難看出貨幣政策的著力點已經轉至流動性的投放上。那么,央行運用公開市場進行操作的逆回購,已經反映央行可以主動和精準調節每周的資金面狀況。可見,央行調控貨幣資金流動性的技巧,是拿捏得非常恰到好處,同時也會很快折射到股票市場上來。
有關數據顯示,16日公開市場到期逆回購2200億元。央行開展760億元逆回購后,實際形成約1440億元的資金凈回籠,短期來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仍面臨一定的不利因素。因為18日還有1170億元逆回購到期量,下周到期逆回購量更是高達3850億元,到期被動回籠壓力依然需要股票市場投資者高度關注。 原因是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頻頻刷新匯改以來新高,意味著市場自發結匯的需求在明顯增強。這樣一來,預計在年底前人民幣將繼續走強,并帶動四季度外匯占款持續回升。所以,今年四季度流動性出現超預期寬松的概率在增大。既然貨幣資金流動性在源頭上有明顯回暖,對虛擬經濟的股票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必然激活已經被沉淀的貨幣資金流動性。過去股市只能靠存量資金“折騰”的局面,可能后市將會逐步改善。也就是說,增量資金將有望被緩慢挑動起來,形成股票市場增量資金的有效供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