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證券:經濟難言觸底 把握結構機會
從量能來看,周四的反彈中,滬深兩市成交量的持續低迷,同樣表明投資者對后市仍相對謹慎。
當前A股市場的調整始于5月上旬,截至8月末,從K線上看滬深指數已連續4個月月線收陰,雖然期間調整幅度并不是很大,但其連續調整時間卻創出近幾年之最(滬指上一次月線四連陰出現在2004年).
我們認為,未來實體經濟的運行趨勢以及管理層宏觀調控政策的取向,遲遲未能有效改善的情況下,近期A股兩市延續了5月份以來的下行趨勢,滬深指數不斷創出調整新低;即便盤中出現反彈,但對后市普遍悲觀的心理仍使資金參與意愿較弱。未來,如果決定當前A股運行的國內實體經濟運行趨勢以及管理層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兩方面核心因素未能出現更多積極跡象,那么后期A股整體弱勢局面將是大概率事件,滬深指數依然不排除進一步向下調整創出新低。
從動態的角度分析,在影響當前A股市場的核心因素中,實體經濟層面短期內出現超預期的可能性不大,因而,9月上旬將公布的8月份宏觀數據 ,某種程度上講仍將使周期權重板塊面臨一定的壓力。我們認為可能出現超預期的因素將來自政策面,雖然之前管理層在政策出臺上一直低于預期,但如果未來國內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放松政策的出臺同樣也是大概率事件。需要注意的是,制掣前期管理層政策出臺的因素可能來自通脹約束 (從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看央行對危機過后擴張性貨幣政策引發的通脹反復仍持謹慎心理)、國內經濟轉型需求以及政治周期等幾方面,而我們認為政策超預期出臺,其前提條件便是國內經濟的大幅放緩。因此對于A股而言,即便政策最終出臺,但其出臺的條件同樣將使得A股面臨不容忽視的風險。
整體而言,結合當前A股市場環境分析,我們認為在國內經濟短期仍看不到積極跡象,而政策面在時間維度上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于后期A股我們更多的建議投資者以等待為主。一方面,等待實際經濟趨勢的進一步明朗;另一方面,則等待管理層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的確立。從操作的角度而言,穩健投資者可以適當選擇空倉,畢竟后期強勢股可能出現的補跌,將進一步增大盤面個股風險;而對于激進投資者,則可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適當把握盤面結構性機會,但個股的選擇將是第一要義。(銀泰證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