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基本面被低估 流動性被高估
當前,經濟已出現短期底,但資金面仍然偏緊,謹慎的基本面預期和樂觀的流動性預期是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市場反彈的關鍵在流動性而非基本面。建議等待貨幣放松和資金利率下行的明確信號,建議關注靠近需求端且疊加季節性景氣上行的板塊。
相對于實體經濟的改善,市場的基本面預期明顯悲觀。新訂單和采購數量等指標顯示企業行為仍很謹慎,雖然其中夾雜了中期去產能的擔憂,但從預期博弈角度看,市場展開短期反彈的基本面要件已逐步具備。
與基本面悲觀預期相反,市場目前彌漫著流動性改善的樂觀預期,但這背后至少忽略了兩個負面沖擊:一是微觀金融架構清算帶來的資金消耗。幾次資金面的大起大落后,近期不斷暴露的信用互保和票據套利現象佐證企業正面臨新一輪傳統融資模式清算和微觀金融架構重組,這一過程導致更多的流動性需求。二是宏觀金融改革滯后引發的供求波動,國內貨幣調控更多關注數量指標而非價格指標,這易造成貨幣供求短期脫鉤;國庫經理制名存實亡和大量財政專戶也使財政存款收放的季節性不斷沖擊市場流動性。
從數據上看,部分表征市場利率的長三角票據直貼利率已從6月中旬3.5%的低點持續反彈至5%左右,顯示近兩個月市場資金面并未改善甚至有所惡化。而每年7-8月一定規模的地方財政存款上繳也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流動性的季節性沖擊。無論從理論還是數據看,認為市場流動性寬松的命題都值得再檢驗。
整體來看,短期反彈延續的關鍵在流動性而非基本面。不過,在長期趨勢并未扭轉,短期反彈“仍欠東風”的環境下,依然建議耐心等待更明確的貨幣放松信號并監測市場利率指標的變化,一旦央行再次調準并出現長三角票據直貼利率等指標的趨勢性回落,就可以積極介入短期反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