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財證券:A股投資價值逐漸顯現
在周K線六連陰、月K線三連陰之后,本周滬綜指企穩反彈,收出小陽線。歷時3個月下跌周期后,股指拐點是否來臨雖有待驗證,但8月股指開門紅無疑對提振投資者信心起到積極作用。我們認為,股指的持續上行需預期扭轉形成共振,在基本面及經濟數據尚未明顯好轉前,暫且以超跌性質來界定;但中長線而言,投資價值逐漸凸顯,投資者不妨輕倉參與。
回顧近期走勢,股指恐慌性下跌風險已然釋放,股指處于企穩階段。發布退市風險警示的閩燦坤B(200512)持續八個跌停,而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消息無疑雪上加霜,ST板塊一度出現恐慌拋售,悲觀情緒濃厚。不過從逆向思維分析,市場情緒降至冰點,或許為股指下跌空間有限的觀點提供了佐證。
根據歷次市場大底特征分析,均具備以下特征:下跌歷時一個季度左右、市盈率達歷史底部水平、投資者情緒降至冰點、機構普遍看空后市。雖然歷史不可復制,但目前股指似乎已經具備這些特征。本周股指雖屢次考驗2100點支撐,但均有驚無險。即便股指目前仍有不確定性,悲觀預期2100點可能被跌破,投資者也不必拘泥于股指的短期漲跌,況且目前股指已經具備企穩的特征與跡象。
首先,經濟有望在第三季度見底回升。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為50.1%,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略高于臨界點。而匯豐PMI終值為49.3%,環比上漲1.1個百分點。從往年數據看,4月到7月PMI一般呈現季節性回落,而今年從5月份以來,官方PMI保持穩定,匯豐PMI在7月亦有較大幅度改善,預示經濟正在觸底反彈。雖然目前只是呈現弱增長,但是在8月份投資有望提速以及出口旺季的雙重作用下,經濟增長動能將逐步增強。而從今年6月份開始,CPI漲幅有望在3%以下維持數月,通脹前景改善以及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為政策發力提供了空間。三季度經濟觸底回升屬于大概率事件,而股指先行經濟的邏輯依然成立。
其次,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對提振投資者信心起到積極作用。從7月25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到7月30日國家主席強調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再到地方版4萬億陸續出爐,均凸顯管理層對穩定經濟增長的決心。雖然上交所7月27日發布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令市場陷入疲軟,但反映出管理層正努力培養成熟投資理念,對資本市場而言一勞永逸。同時,年內第三次交易費用降低舉措對加速證券、期貨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到積極作用。貨幣政策方面,貨幣調整節奏加快,存準率與利率的雙速下調、央行逆回購等操作手段對整體流動性改善作用明顯,而市場預期下半年利率仍有下調空間。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雙向作用對穩定經濟增長、提高市場效率、改善整體流動性及企業成本效應明顯。
再次,企業盈利有望得到改善。隨著經濟企穩以及政策力度加大,企業盈利有望得到改善。截止到7月底,2437家A股公司中,共有1413家預告了中報業績的變化(占比58%),共有229家公布了業績快報情況(9%)。對于中報業績的披露產生的沖擊,主要考慮披露的進度與披露過程中盈利預測的下調情況。而從目前時點分析,8月份將公布完中報業績。根據滬深交易所的披露安排,8月份將進入業績披露高峰期,平均每天有83家左右的公司公布業績。而業績對股指的沖擊已經在7月份持續下跌中有所體現。對于上市公司三季度的盈利預期,市場普遍預測較二季度有所改善。隨著下半年經濟的緩慢復蘇和通脹形勢改善,企業盈利會緩慢筑底回升,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將形成正面支撐。
估值方面,A股目前具備投資價值,市盈率處于底部區域。當前滬深300動態估值和靜態估值都處于自身的歷史最低水平,扣除銀行、石油石化等能源板塊后非金融行業今年的估值水平與2008年谷底也大致相當。藍籌股價值低估已被市場認可,近期銀行板塊企穩以及強周期板塊止跌也印證了這一點。同時,退市制度引發的題材品種的估值大幅下調對整個市場估值將起到提升作用。
綜合而言,股指底部信號逐漸清晰。盤中創業板、中小板題材品種反復活躍及藍籌品種企穩對人氣提振作用明顯。展望后市,雖然股指反彈或將以震蕩蓄勢方式完成,反彈節奏也并非一蹴而就,但股指逐漸走出底部將是大概率事件。投資策略方面,投資者可密切關注煤炭、有色、水泥、機械、汽車等周期性板塊的反彈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