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證券:大盤抵抗性反彈能走多遠
本周四,大盤在創下2152點調整新低之后展開反彈。我們認為,這次反彈依然是下跌過程中的抵抗性反彈,為最終跌破2132點做技術上的準備。做多力量主要有三:一是溫總理表示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合理增長,引發投資者對新的刺激經濟政策的預期;二是一些券商中期策略報告對下半年A股市場的樂觀預期;三是滬深股市持續下跌孕育的技術性反彈的需求。但2280-2300點阻力很大,預計反彈將以板塊輪動的方式完成。
央行在不到一個月內2次降息,一方面表明當前我國經濟下滑的形勢嚴峻,另一方面也表明6月的首次降息政策還沒有奏效,迫切需要央行加大降息力度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振企業貸款需求。此輪政策調控時間和經濟下滑周期都較長,占GDP比例43%左右的第三產業也都遭遇著比2008年底更大的沖擊。今年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只有7.5%,低于2009年初GDP增速最低時的7.9%。今年1-5月,第三產業投資增速只有16.4%,遠低于2008年末24.1%的最低水平。我們預計,二季度GDP增速跌破7.5%政策目標的風險較大,且三季度增速仍有繼續下行的風險。
6月CPI同比上漲2.2%,PPI同比下降2.1%。但我們認為,物價回落并不會持續較長時間,9月隨著CPI翹尾因素的減弱,食品價格季節性地上升以及CPI租房價格的上漲,CPI漲幅將會穩定下來,三季度末物價將會企穩。此外,PPI價格未來降幅也比較有限,從過去經驗來看,只要國內經濟沒有經歷快速下跌,PPI連續4個月以上環比下降的可能性很小,而三季度在政策維穩力量加大的情況下,經濟繼續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較小,這意味著央行三季度還可能降息一次。
6月出口總值同比增速為11.3%,進口總值同比增速為6.3%,貿易順差為317億美元,創三年新高。但6月進口環比下降五成,除了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疲軟影響進口。目前,美國需求下降,歐盟、日本需求低迷,預計下半年外需疲弱的狀況還將持續,下半年出口增速或再回個位數增長。此外,歐債危機揮之不去,西班牙、意大利可能成為新的引爆點,也增加了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給中國宏觀調控增添了難度。
截至7月11日,滬深兩市1050家上市公司發布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占兩市上市公司的43.26%。其中,超過600家上市公司預虧或者預減,只有448家業績預增或者預升,近六成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不樂觀。98%的中小板公司已預告半年報,其中45%的公司業績負增長;而創業板已預告半年報的公司不到10%。此外,市場對大多數行業全年盈利預期下調。隨著上市公司逐步公布半年報,伴隨著很多行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的下滑,一些原先具有估值優勢的公司將面臨新的調整壓力。
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新增貸款9198億元,同比多增2859億元,環比則多增了1266億元。其中,6月份票據增量不足500億元,遠低于前幾個月單月2000億元左右的水平,而中長期信貸明顯增加,反映出降息等刺激經濟的政策已初見成效。這是否說明,二季度中國經濟已經觸底?我們認為,雖然管理層還會有新的刺激經濟舉措,央行很快將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是由于中國經濟正處于“調結構”的敏感期,再加上美國、歐洲經濟不給力,預期這一輪刺激經濟政策力度較為溫和。
受國外、國內雙重因素影響,目前尚看不到國內經濟大幅回升的跡象,即便國內經濟在今年二季度著陸,中國經濟增長恐怕也是“L”型或“U”型,國內季度GDP增速將在8%上下徘徊一段時間,而非之前樂觀機構預期的“V”型轉折。若如此,上市公司季度凈利潤增長就很難出現大幅回升。我們認為,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息只是誘發A股市場技術性反彈的一個因素,之后市場仍延續此前的調整走勢。今年2月至6月,A股市場在2250點至2470點換手率近90%,以目前兩市成交量要在2250點之上“站穩”難度很大。
此外,前期釀酒、醫藥板塊受到資金追捧,恰恰反映出主流、非主流機構對國內經濟的謹慎態度。畢竟,在經濟下滑期,很多行業和個股未來半年至一年的盈利情況很難把握,目前能看清業績增長的行業、個股并不多。雖然白酒股、部分醫藥股和中小股票依然保持強勢,但其中多數個股已經出現滯漲,估計至多三周強勢板塊也將追隨大盤調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