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聯合:中國經濟正在失去“好胃口”
回顧先前的庫存周期調整,市場因素是牽引庫存變化的主要動力,但是在較為重要的拐點,尤其是應對外需下滑、國內不利的供給沖擊時,政策因素對于快速消化庫存及引領生產回升的作用顯著。
但是這次有所不同,向前看,需求疲軟、財政、貨幣政策再度擴張的空間有限,企業經營現金流緊張及盈利下滑均會拉長庫存調整的周期。第一,海外需求疲弱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整延續,使得市場主導的去庫存難以快速完成。第二,中國政府政策松動的空間相比2008金融危機后也有所減少,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使用均是如此。受制于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政策亦將隨著經濟進入“弱周期”。第三,從企業經營層面,在經濟下行、盈利滑落的階段,企業將失去主動性生產和投資的動力,同樣近期緊張的自由現金流量也會牽制生產反彈。
考慮到經濟放緩的延續性,我們認為中國政府的政策仍趨積極,結構性財政放松和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將成為主要手段,從而對沖外部資金流入放緩,未來仍有下調準備金率的必要。
需要指出的是,從貨幣政策來看,我們不認為中長期信貸擴張是貨幣政策真正轉向的標志,事實上,目前企業融資條件并不緊張,其中企業融資渠道有所拓寬,尤其是通過債券、股票市場等直接融資渠道得到資金環比增量有較為明顯的上行。當然,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新股發行定價方式改革等制度性因素的變化,企業融資的成本中樞會出現上移,同時近期企業盈利下滑,營運資金緊張,因而短期資金需求強烈使得投資者索要“風險溢價”,這是投資者感覺貨幣條件趨緊的原因。
展望未來,央行仍會通過下調準備金率對沖外匯占款減少。受制多種因素,降低存款利率的概率不大,央行更可能會采取不對稱降息的方式來降低企業資金成本。
平安證券:主題牽引看好中游
雖然經濟向下和政策向上的短期膠著放大了市場的短期波動,但經濟逼近短期底部和政策預期發酵的共振仍將推動市場震蕩向上,我們維持看好年中行情的判斷不變。建議規避上游資源股,增配受益成本下降和政策刺激的中游基建投資品,繼續把握醫藥、電子、軍工、環保等兼具長期確定性和短期彈性的政策主題。
伴隨著存貨調整的動能耗竭和政策刺激的需求恢復,經濟正逼近短期底部,6月中下旬可能出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和新增信貸環比放量的同步驗證。而政策放松雖然很難回到2008年的水平,但溫和放松和加速微調值得期待,且可能出現政策預期的提前放大反應。而短周期見底和政策預期的共振將利好年中行情的演繹,我們繼續看好未來2-3個月的市場演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