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踏空政策是更大的風險
⊙記者 屈紅燕
上證綜指再次接近2400點,投資者該何去何從?中信建投提出,目前來看,踏空政策是更大的風險,依然堅持“以大為美”的低估值配置策略,堅持金改為2012年第一主題的判斷,堅持保增長類行業機會的判斷,堅持周期的機會可能在價格探底之后向中游轉移的判斷。
中信建投認為,這種堅持自然來源于對經濟尚未觸底,政策高潮未到,市場人心思漲的基本邏輯。2012年上半年的核心思維就是炒作預期,從猶可期到超預期,后面預期會如何發展。從6月份開始,市場變得更加微妙了。
經濟越差,政策可能越好。中信建投提出,庫存周期的最后環節即是主動去庫存的量價齊跌,而這個過程應該從4月份已經開始。如此看來,未來三個月的經濟下滑趨勢是不可逆轉的。現在看來,7%的中樞已經是事實,所以,經濟的差已經使穩增長成為必然。這就是上半年以來經濟越差、政策越“紅”的邏輯的延續。
踏空政策是更大的風險。中信建投表示,量價齊跌不是政策可以托住的,何況目前政策尚不給力,至少在7月份之前,經濟無轉機可能,那么在此之前,政策都處于可預期,且逐步兌現的狀態。而在此之后,問題的關鍵是政策的底牌是什么,預期行情的終結一定是由于政策底牌的出現,或者說是政策高潮的到來。所以,這里可能會有兩個關鍵的節點,就是7月和10月兩次關鍵的會議。這個推導說明,至少在7月份之前,經濟無轉機,政策仍然處于可預期階段,所以,投資者仍需在經濟下跌風險和踏空政策風險中做一個權衡,只是目前來看,如果市場仍存經濟底部預期,則踏空政策是更大的風險。
中信建投認為,制度紅利和政策預期的邏輯還沒到盡頭,而此時市場仍不存在系統性風險,而至于市場能向上突破的程度,則與政策的力度有關,這一點是無法預期細節的,只能是一種堅定的信念。
中信建投依然堅持“以大為美”的低估值配置策略,堅持金改為2012年第一主題的判斷,堅持保增長類行業機會的判斷,堅持周期的機會可能在價格探底之后向中游轉移的判斷。至于市場存在分歧的有色煤炭以及成長股,至少目前來看,中信建投認為還都不是制勝的關鍵。
中信建投還認為,地產、券商和白酒已經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地產具有鮮明的博弈特色,至少現在看來是大家可以共進退的品種,并不會成為業績差異的核心。而對券商和白酒而言,持有者都會自認為券商和白酒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品種,到底誰會穿越,已經成為今年配置中的核心問題。某種意義上看,至少未來一兩個季度的決勝,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券商和白酒的判斷。(屈紅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