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數據治理,充分發揮數據價值,全面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銀監會起草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其中,明確要求銀行業開展數據治理,并將數據治理與公司治理評價、監管評級等掛鉤。據悉,《指引》遵循監管引領和問題導向,包括七章五十五條。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銀監會將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并適時發布。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業務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客戶數據、交易數據、外部數據等海量數據。數據已經成為銀行的重要資產和核心競爭力。高質量數據是提升銀行經營管理效率、提升監管效能的重要基礎。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質量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欠缺,時效性和適應性不足。從目前情況看,數據質量問題一方面阻礙銀行業金融機構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影響了監管效率,數據治理亟待加強。
為此,《指引》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數據治理納入公司治理范疇,并將數據治理情況與公司治理評價和監管評級掛鉤;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制度性探索,結合實際情況設置首席數據官。
另外,《指引》還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數據應用,并強調數據應當成為經營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的重要依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適應大數據時代需要,強化數據安全意識,依法合規采集數據,防止過度采集、濫用數據,依法保護客戶隱私。
中國新一輪金融監管框架改革終于形成,坐落于北京金融街鑫茂大廈的南北樓的銀監會、保監會將合并為一家機構。而在此次監管改革中,強化了央行的角色,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央行。
記者6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銀監會近期下發了《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2018]7號,下稱《通知》),明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至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至2.5%。
記者6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銀監會近期下發了《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2018]7號,下稱《通知》),明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至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至2.5%。
昨天下午,銀監會舉辦“化解金融風險 引領銀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銀監會對現行監管規則進行了系統梳理,研究借鑒國內外監管實踐,起草了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擬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適時發布實施。
一起橫跨豫陜兩省涉及19家銀行190億元貸款的假黃金騙貸大案被銀監會曝光。” 8天之后的1月27日,中國銀監會通過官網再次公布一起極為惡劣的“違規票據案”——涉案票據票面金額79億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財資金30億元。
截至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2018年1月銀監系統已開出497張罰單,罰沒金額超過8.98億元。
銀監會日前召開的2018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提出,我國銀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面臨若干重大挑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提供市場化專業化金融支持。
銀監會日前召開的2018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提出,我國銀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面臨若干重大挑戰。
罰單的遞出方,沒啥稀奇,是銀監會,但是接收方就比較有意思了,是長期有著“零不良貸款記錄”的明星企業——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經銀監會查實,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
1月24日,銀監會官網發布文件稱,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于23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會議強調,對于違法違規行為,要理直氣壯強監管。
1月14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以下簡稱通知),對2018年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提出具體的、操作性的工作要求。銀監會明確列舉的2018年重點整治內容中,基本涵蓋了銀行業市場亂象和存在問題的主要類別,同時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
2018年伊始,金融監管部門就接連放出“強監管”猛料:銀監會13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下稱《通知》)中,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等被列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
銀監會發布通知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專家稱,今年可能有小銀行處于破產邊緣 開年不到半個月,銀監會發出第三道監管文件。1月5日,銀監會發布實施2018年第1號令《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主要股東的范圍、責任和監管,加大了監管部門對于違規股東的懲戒力度。
2018年伊始的第一個周末,銀監會便連發三文,市場將其解讀為強監管的信號將會在新年得到延續。這三份政策文件分別為《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矛頭指向銀行股東亂象、影子銀行亂象等行為,亦是契合穿透性監管思路的體現。
昨日,銀監會通報了“僑興債”處罰結果,對廣發銀行總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罰沒合計7.22億元。這一金額已超過今年前10月銀監會系統對金融機構罰沒的6.67億元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