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理直氣壯監管違法違規行為
新年伊始,已兩度發聲強監管;銀行業今年將重點進行股東管理和公司治理改革
在2017年“三三四十”專項治理亂象之后,2018年伊始,銀監會兩度發聲“強監管”。
1月24日,銀監會官網發布文件稱,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于23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會議強調,對于違法違規行為,要理直氣壯強監管。一周前的1月17日,郭樹清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也曾強調嚴格監管。
新年伊始已開出4.62億罰單
會議要求,要善于在“強監管、嚴監管”的氛圍下依法開展監管工作,對于違法違規金融行為,要理直氣壯加強監管,旗幟鮮明進行糾正,依法實施行政處罰,推動銀行業規范發展,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而在一周前的1月17日,郭樹清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表示,2018年將堅持依法監管、嚴格監管、公正監管、廉潔監管。
新年伊始,銀監會已開出今年首張億元級罰單,并問責“監管者”四川銀監局。
1月19日晚,曾震驚業內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下稱浦發成都分行)違規騰挪資產案塵埃落定。四川銀監局披露,依法對浦發成都分行罰款4.62億元;對浦發成都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1名部門負責人和1名支行行長分別給予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警告及罰款。
銀監會披露了該案的查處過程:通過監管檢查和按照監管要求進行的內部核查發現,浦發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通過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良貸款。
銀監會表示,近日已依法對浦發銀行總行負有責任的高管人員及其他責任人員啟動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工作。
股東和公司治理是銀行業未來治理重點
事實上,銀監會的強監管有跡可循。2017年3月初,銀監會換帥,原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回北京“接棒”尚福林。履新后的郭樹清在3月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首秀”時便強調“強監管”。
當日,郭樹清表示,深入開展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等專項治理。“敢于亮劍、敢于揭蓋子、敢于硬碰硬”,真正讓監管部門成為國家和人民放心的“看門人”和“守夜人”。
去年銀監會啟動了“三三四十”專項治理,整治金融亂象力度空前。
那么,下一步銀行業治理重點是什么?
對此,郭樹清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規范的股東管理和公司治理沒有同步跟上。
他認為,既存在股東不作為、不到位,從而導致“內部人”控制問題;也發生了少數股東亂越位、胡作為,隨意干預銀行正常經營的問題。有的股東甚至把銀行當作自己的提款機,肆意進行不正當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少數不法分子通過復雜架構,虛假出資,循環注資,違規構建龐大的金融集團,已經成為深化金融改革和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的嚴重障礙,必須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事實上,今年銀監會“1號文”便是《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下稱“1號文”或《辦法》)。
1號文明確規定了主要股東的范圍、責任和監管。銀監會表示,《辦法》旨在規范商業銀行股東特別是主要股東行為,加強股東資質的穿透審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保護商業銀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維護股東合法利益,促進商業銀行持續健康發展。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銀監會針對該《辦法》將于近期下發兩份配套文件。對于市場高度關注的存量股權問題,銀監會也將下發專門的文件。此外,銀監會還在研究商業銀行股權托管制度的相關辦法。(記者侯潤芳 實習生李曉麗)
1月14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以下簡稱通知),對2018年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提出具體的、操作性的工作要求。銀監會明確列舉的2018年重點整治內容中,基本涵蓋了銀行業市場亂象和存在問題的主要類別,同時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
2018年伊始,金融監管部門就接連放出“強監管”猛料:銀監會13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下稱《通知》)中,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等被列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
銀監會發布通知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專家稱,今年可能有小銀行處于破產邊緣 開年不到半個月,銀監會發出第三道監管文件。1月5日,銀監會發布實施2018年第1號令《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主要股東的范圍、責任和監管,加大了監管部門對于違規股東的懲戒力度。
2018年伊始的第一個周末,銀監會便連發三文,市場將其解讀為強監管的信號將會在新年得到延續。這三份政策文件分別為《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矛頭指向銀行股東亂象、影子銀行亂象等行為,亦是契合穿透性監管思路的體現。
監管層防范金融風險,彌補監管短板呈加碼態勢。銀監會6日下發了《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下稱《委托貸款辦法》),這是繼5日連續發布關于《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之后,再次強化對金融風險的管理。
記者從中國銀監會獲悉:為規范商業銀行委托貸款業務,加強風險防范,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銀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于近日正式發布。
備受市場關注的社會資本“舉牌”或違反規定未經批準持有銀行股權、違規使用非自有資金入股、代持股份、違規開展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以及濫用股東權利損害銀行利益等現象,今后將有明確的監管措施。
銀監會近日發布對“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件”中涉案出資機構處罰結果,13家出資機構被合計罰沒13.41億元。
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業務監管“繩索”再次被勒緊。銀監會近日發布《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銀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規避監管或實現資產虛假出表、對信托公司實施名單制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22日下發《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對銀信通道業務實施穿透式監管,進一步抑制監管套利。
銀監會近日發布《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要求銀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規避監管或實現資產虛假出表、對信托公司實施名單制管理等,并明確提出不得將信托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票市場、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
銀監會近日發布《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要求銀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規避監管或實現資產虛假出表、對信托公司實施名單制管理等,并明確提出不得將信托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票市場、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
12月21日,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12月13日晚間,銀監會發布消息稱,銀監會積極穩妥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經國務院批準,銀監會將放寬對除民營銀行外的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
在本輪市場化債轉股加速推進之時,市場對于是否會有企業通過此手段逃廢債抱有擔憂。在銀監會8月7日下發的《商業銀行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中再次強調,將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等的企業拉入“負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