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
每人每年境外取現不得超10萬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是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必要舉措,可進一步防范銀行卡提取現金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完善跨境反洗錢監管。該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要求
每日取現額度為等值1萬人民幣
根據該通知,一是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二是將人民幣卡、外幣卡境外提取現金每卡每日額度統一為等值1萬元人民幣;三是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超過年度額度的,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四是個人不得通過借用他人銀行卡或出借本人銀行卡等方式規避或協助規避境外提取現金管理。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是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必要舉措,可進一步防范銀行卡提取現金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該通知遵循經常項目可兌換要求,不改變個人便利化年度5萬美元購匯額度,不影響個人正常提取現金和消費,不影響個人用匯便利性。
《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2018年境外提取現金年度額度從2018年1月1日起開始累計計算。
背景
大額現金交易往往與詐騙等違法有關
昨天,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釋。對于《通知》出臺的主要背景,該負責人表示:隨著科技進步,當前非現金支付已日益普及和便利。國際監管經驗也顯示,大額現金交易往往與詐騙、賭博、洗錢、恐怖融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有關。為此,全球普遍加強大額現金管理。監測發現,一些個人持大量銀行卡在境外大額提取現金,遠超正常消費支付需要,涉嫌開展違法犯罪活動。
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是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必要舉措,可進一步防范銀行卡提取現金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通知》遵循經常項目可兌換要求,不改變個人便利化年度5萬美元購匯額度,不影響個人正常提取現金和消費,不影響個人用匯便利性。
提示
每卡每年不超10萬調為每人每年不超10萬
自2003年以來,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實施額度管理,目前每卡每年不得超過10萬元人民幣。為防范違法分子持多家銀行多張卡大額提取現金從事違法活動,《通知》將境外提取現金年度額度調整為每人每年不得超過10萬元人民幣。
據統計,2016年81%的境內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低于3萬元人民幣。《通知》規定境外提取現金年度額度為10萬元人民幣,既可滿足持卡人在境外正常提取現金需求,又可抑制少數違法違規人員大額提取現金。
若個人確有真實合規的境外大額現金使用需求,可依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等相關外匯管理規定辦理,如依法購匯后攜帶外幣現鈔出境。
影響
超額取現個人本年及次年境外取現受限
該負責人強調,《通知》不影響個人持卡境外消費。目前,銀行卡已成為個人出境使用最主要的便利化支付工具,個人出境旅游、商務、留學所涉食、宿、行、購等經常項下交易,均可以使用銀行卡支付,且不占用個人便利化年度5萬美元購匯額度。《通知》主要是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并不改變銀行卡外匯管理基本框架和個人用匯政策,個人持卡境外消費不受影響。
《通知》實施后,個人是否會出現超過年度額度提取現金?如果超過年度額度,會產生什么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年度額度由外匯局匯總各家發卡金融機構數據計算并通過發卡金融機構實施控制。考慮到實時控制會增加交易響應時間從而影響用卡體驗,對此外匯局采用延時控制手段。因此,個人在境外提取現金時應合理規劃,避免出現超過年度額度提取現金。《通知》也要求發卡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方式提示發生境外提取現金交易的持卡人注意政策變化,加強政策宣傳。
為防范部分持卡人惡意提取現金,超過年度額度的個人,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并將視情節嚴重程度,按《外匯管理條例》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個人被列入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名單的,可向發卡金融機構查詢本人所持的該機構銀行卡提取現金明細,也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向外匯局分支局查詢。
需要強調的是,外匯局對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明細信息的查詢有嚴格的保密規定,任何信息的使用都將在法律法規的規定范圍內,并要求各發卡金融機構妥善保管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個人信息。(新華)
據外匯局11月6日消息,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7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今日公布2017年6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二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繼續平穩增長。
據外匯局9月18日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8月,銀行結匯9422億元人民幣(等值1412億美元),售匯9677億元人民幣(等值1450億美元),結售匯逆差256億元人民幣(等值38億美元)。
昨日,外匯局微信公眾號稱,有媒體報道外匯局針對部分企業開展內保外貸業務調查,相關報道情況不實,未針對媒體報道中的幾家企業開展內保外貸業務調查。
據外匯局11月25日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0月,中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下同)總計成交10.99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63萬億美元)。
從監測數據來看,王允貴表示,2014年8月到12月份,跨境收支出現了一定的凈流出,但今年1、2月份跨境資本流動出現了反轉。
新京報訊 (記者陳白)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對媒體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波動屬于正常變化,人民幣雙向波動的條件已經具備。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24日刊發的文章中稱,截至2010年12月,外匯局共批準88家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的境外投資額度共計683.61億美元。QDII制度的實施有效拓寬了境內機構和個人的境外投資渠道,使之能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產和管理風險。
《通知》指出,銀行申請電子銀行個人結售匯系統接入時,應首先進行聯調測試。申請進行聯調測試時,銀行總行應填寫《個人結售匯管理信息系統測試環境接入申請表》,加蓋公章后提交總局或分局。總局或分局技術部門在征求業務部門同意后,向銀行開放測試用戶。
《通知》指出,銀行申請電子銀行個人結售匯系統接入時,應首先進行聯調測試。申請進行聯調測試時,銀行總行應填寫《個人結售匯管理信息系統測試環境接入申請表》,加蓋公章后提交總局或分局。總局或分局技術部門在征求業務部門同意后,向銀行開放測試用戶。
今年5月以來,隨著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預期逐步增強,國際資本有從新興市場逐步撤離的跡象,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今天表示,目前,我國沒有出現外資主動集中撤離的跡象。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新版《外債登記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外債登記過程中的行政審批。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新版《外債登記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外債登記過程中的行政審批。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2017億美元,同比下降15%,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2211億美元,下降23%;國際收支總順差4228億美元,較2010年下降19%,低于2007~2010年年均順差4686億美元的規模。
外匯局介紹,采集范圍包括境內銀行卡在境外發生的提現和消費交易信息,不含非銀行支付機構基于銀行卡提供的境外交易。而境內銀行卡,是指境內發卡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的各類銀行卡清算機構標識的銀行卡,包括但不限于借記卡、信用卡(貸記卡和準貸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