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證監會共開出200多張“罰單”,罰沒款合計超過70億元,金額遠超去年全年。專家指出,證監會持續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行政處罰重拳頻出,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強有力震懾,為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預計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稽查執法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拓展案件覆蓋面,進一步創新稽查執法思路,優化案件查辦組織模式,不斷提升稽查執法效率,從而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監管公信力。
依法全面從嚴監管
統計數據顯示,證監會今年以來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6件,罰沒款金額73.24億元,是去年全年的1.7倍;市場禁入36人,預計全年市場禁入人數將再創歷史新高。
“2016年以來,證監會大力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的監管理念,今年更是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處罰追責,通過嚴查操縱股市、深入整治市場亂象,積極穩妥處置重點風險,提升市場違規成本等方式來達到從嚴治市的目的。”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全面深入推進稽查執法是“強監管”的落實與體現,有助于凈化市場生態環境,確保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使其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并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證券監管成效顯著,稽查執法居功至偉。”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認為,證監會稽查執法工作是維護資本市場公平和公正的重要基石之一。“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沒有有效的稽查執法,就沒有真正的基于法治精神的資本市場。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只有堅持有效的稽查執法,金融監管才能落到實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今年以來證監會案件查處力度加大,這是踐行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的具體體現,這樣才能解決資本市場存在的不規范、不公平、不平衡等矛盾。同時,通過加強監管,消除投資者的焦慮感、挫折感、失落感,提升投資者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建設投資者友好型資本市場。
整治市場亂象 維護市場秩序
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敢于亮劍,對慧球科技“1001項議案”信息披露違法系列案、鮮言操縱“多倫股份”案、九好集團與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組”案、山東墨龍信息披露違法及實際控制人內幕交易案、唐漢博跨境操縱“小商品城”案等社會關注度高、市場影響大的案件依法高效作出行政處罰,迅速回應市場關切,有效地震懾違規、違法行為,整治市場亂象,凈化市場生態,維護市場秩序,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監管公信力。
田利輝認為,頂格處罰、辦大案要案、行刑聯合進一步反映了證監會稽查部門嚴格執法的精神。
潘向東認為,從今年以來證監會通報行政處罰案件的數量以及罰沒金額來看,力度較往年有所加大,顯示了監管與稽查執法的高壓態勢,這是踐行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具體表現。未來監管部門將繼續推進資本市場監管的法制化、常態化和公開化,提高市場主體違法違規及失信成本,維護市場“三公”原則。
潘向東強調,從今年證監會稽查執法工作的特點來看,監管部門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持零容忍態度,通過全鏈條的從嚴監管,進一步整治市場亂象,良好的A股市場生態正在逐步形成。
劉俊海表示,查處的大案、要案以及典型案例增多,其特點是標的金額較大,涉案主體多為“資本大鱷”及演藝界明星,這向投資者傳遞了一個信號,即不論涉案主體的資本規模多寡,只要其出現違法違規及失信行為,資本市場的“法治牙齒”就會發力。
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日前在介紹證監會部署專項執法行動第四批案件情況時強調,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全面從嚴打擊影響市場穩定運行、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潘向東強調,未來應進一步增強稽查執法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加大對案件曝光的力度,進一步創新稽查執法思路,優化案件查辦組織模式,不斷提升稽查執法效率,從而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監管公信力。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田利輝建議,證監會要繼續嚴格執法、及時通報、加大宣傳、震懾市場的不良參與者,同時通過技術手段逐步開展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監管,逐步形成“不敢違、不能違和不想違”的、健康規范的市場環境。
劉俊海認為,下一步,證監會的案件通報可以更精準、更聚焦,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跨市場、跨地域、跨部門的,24小時全天候、360度全方位、信息實時更新,快捷高效的資本市場違法行為查處合作機制。
此前,證監會在研究部署稽查執法工作時表示,近兩年來,稽查執法工作取得了查辦案件數量大幅增加、案件類型全面拓展、辦案效率顯著提升、辦案質量穩步提高的明顯成績,但隨著市場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拓展,交易模式、交易技術的日益復雜,違法違規案件的發案數量將會越來越多,案件查辦的難度將越來越高。
證監會強調,有效應對這些新挑戰,要堅決貫徹落實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工作方針,要進一步拓展案件覆蓋面,以專項執法行動為重點,以常規案件辦理為基礎,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深化體制改革,強化統一指揮,注重執法協同,狠抓規范管理,堅決履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為更好地維護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更好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更好地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執法保障。
證監會12月11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廣匯能源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68次發審委會議對其配股申報文件的審核。
證監會12月11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廣匯能源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68次發審委會議對其配股申報文件的審核。
12月7日晚間,證監會發行部通過官網連發兩份監管問答文件,首次明確中止審核的八種情形。
12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例行發布會上強調,對其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嚴格監管等。
對于在資本市場只知道抽血不知道回饋的“鐵公雞”上市公司,證監會將采取嚴格監管措施,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一律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配合大股東減持、限售股解禁等,對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日前就修訂《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11月27日晚間,欣泰3主辦券商興業證券提示,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制度安排,而且欺詐發行具有違法行為不可糾正、影響不可消除的特征,也不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
在昨天的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新一屆發審委是在法律法規框架內依法履行職責。
11月17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日發布修訂后的《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中國證監會昨天召開新聞發布例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泄露打探內幕信息的傳遞型內幕交易,嚴重影響市場參與者信心。
25日,A股弱勢下探,熱點匱乏,個股普跌。上證綜指收盤跌0.33%報3341.55點,盤中創一個月新低;深成指下挫1.26%報10930.67點;創業板跌1.22%報1843.62點。
14日,上證綜指在刷新反彈新高后下探,收跌0.38%報3371.43點,失守5日、10日均線;深成指跌0.19%報11070.49點;創業板指跌0.49%報1879.25點。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15日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指出,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
中國證監會近期在對328家私募機構開展專項檢查中,發現12家機構涉嫌嚴重違法違規,具體包括涉嫌非法集資、挪用基金財產、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利用未公開信息獲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