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近日在2017年城商行年會上指出,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一員,城商行群體一直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城商行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業務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這里面既有應對宏觀環境、行業競爭、自身局限做出的市場選擇,也存在脫實向虛、期限錯配、杠桿疊加、風險不斷擴大等一系列問題。城商行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推動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尤其在股權管理上,必須落實穿透原則,提高股權透明度,規范隱性股東和股權代持現象。
王兆星在“敲打”城商行時稱,銀行業監管標準會越來越高,監管會越來越嚴,對違規違法和不審慎經營行為的處罰也會加大。
銀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要充分認識到,治亂象防風險是長期的工作任務,強監管將是今后工作的主基調,既要關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普遍性風險,也要重視代理風險、洗錢風險等可能忽視的風險。
關注公司治理
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城商行資產規模接近31萬億元。城商行已成為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
在本屆城商行年會上,王兆星重點談了城商行的公司治理問題。強化股權管理是城商行做好風險源頭管控的重要環節。客觀地講,城商行公司治理不完善的問題是相對比較突出的。從有的風險事件和案件來看,個別城商行公司治理有嚴重缺陷,尤其是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以往被高速增長所掩蓋的問題水落石出。這既是一些金融亂象和金融風險的根源所在,也是制約部分城商行進一步轉型升級的短板和軟肋,還是影響城商行群體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銀行公司治理不能是簡單追求利潤和股東利益最大化,而應是各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的“共同治理”,既做到防范內部人控制,也要防止一股獨大、外部人不當干預。
在股權管理上,必須落實穿透原則,提高股權透明度,規范隱性股東和股權代持現象。嚴格股東行為管理,規范股權質押、股份轉讓等行為,切實落實關聯交易管理規定和管理程序,嚴防股東利益輸送。
王兆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公司治理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政治核心地位,充分發揮黨委在“把方向、謀戰略、抓改革、促發展、控風險”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強化“兩會一層”的履職能力。城商行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要承擔起管控風險的首要職責,充分把握銀行業務模式、業務結構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不斷改進全面風險管理戰略和策略,提升內審覆蓋面及其效能。進一步健全完善對董監事的履職評價體系,及時淘汰不具備履職能力、不作為、亂作為的董事、監事。
三是強化股權管理。城商行要爭取地方政府支持,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通過減持、增資擴股、擴大開放等方式,引進注重銀行長遠健康發展、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能帶來協同效應的戰略性股東,也歡迎依法合規的財務投資。
強調風險意識底線思維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金融運行面臨的內外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一些問題仍很突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金融風險尚處在易發高發期,決不能掉以輕心。”王兆星要求,城商行一定要牢固樹立風險意識,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尤其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金融市場規模的迅速增長與金融機構的高杠桿,增加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最具威脅、最易引發系統性區域風險的風險。中小銀行要切實做好壓力測試,做好應急預案,加強操作性演練。
其次,交叉金融業務迅速擴張,交易鏈條拉長增加了風險管控難度。近年來城商行開展的一些資管類業務,有的已經突破了地域和行業的限制,也突破了宏觀調控政策和審慎監管規則,部分資金流向了房地產、過剩產能等行業,實質性風險還是很大,有些風險還沒有完全暴露。
此外,城商行法人治理和風險管控滯后,形成了很多顯性或隱性的金融風險。有的城商行公司治理能力薄弱,個別銀行大股東將銀行視為提款機,通過信托、資管、股權反復質押等手段套取銀行資金,票據業務、理財“飛單”、“蘿卜章”等違法案件在城商行屢屢發生,這些都給我們敲了警鐘。
曹宇指出,城商行、民營銀行要有危機感,要認識到外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發展空間不斷壓縮,要認識到自身核心競爭力存在短板,持續發展后勁有待提升;要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探索與自身能力同步、與時代同步的發展模式,正確把握好取和舍的問題、大和小的問題、快和慢的問題等。
治亂象防風險
王兆星透露,接下來,銀行業監管標準會越來越高,監管會越來越嚴,對違規違法和不審慎經營行為的處罰也會加大。目前行政處罰金額已刷新千萬元的紀錄,未來億元級的處罰也可能會有。
今年以來,銀監會開展的“三三四十”排查和整治工作,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9月末,銀行同業資產、同業負債、同業理財等均比年初有大幅下降。其中,同業理財的降幅達32.3%。
曹宇指出,城商行要充分認識到,治亂象防風險是長期的工作任務,強監管將是今后工作的主基調,既要關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普遍性風險,也要重視代理風險、洗錢風險等可能忽視的風險。城商行、民營銀行一定要有信心,把握住利用金融科技實現彎道超車、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通過金融科技促發展、防風險、推動融合。
本屆城商行年會期間,中國銀行業協會城商行工作委員會發起“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倡議”。
一是全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一切經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加大對供給側存量重組、增量優化、動能轉換的投融資支持力度;始終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鮮明市場定位,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全力增強防控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是始終把防范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方位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深入落實監管專項治理工作要求,持續加大各類金融風險排查力度;持續營造合規文化,持續提升在經濟轉型期的風險防控能力,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三是全力落實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務。認真落實監管要求,全面推進各項改革;持續加強黨對銀行工作的領導,實現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完善現代公司治理和企業制度體系;切實依靠改革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控金融風險能力和自身穩健發展能力。
為深化國家開發銀行改革,彌補監管制度短板,銀監會制定了《國家開發銀行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8月30日,銀監會正式發布《信托登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信托機構應當在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發行日五個工作日前或者在單一資金信托和財產權信托成立日兩個工作日前申請辦理信托產品預登記,并在信托登記公司取得惟一產品編碼。
近日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簡稱《信披指引》),對于業內關注的逾期等數據,進行了清晰地界定和標準,且信批具有強制性,不再實施“自愿”原則。
近日,記者從中國銀監會獲悉,截至7月28日,銀監會已全部辦理完畢所承辦的建議提案,較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辦理時限提前了兩個半月,較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時限提前了1個月。
據銀監會網站消息,銀監會今日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專區“雙錄”,即設立銷售專區并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對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
8月18日,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銀監會近期監管工作通報”通氣會上表示,通過治理銀行業亂象,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同業業務自2010年以來出現首次收縮。
四川九寨溝8日發生7.0級地震后,銀監會黨委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工作,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指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主動深入災區,實地走訪農戶和企業,準確把握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和受災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情況。
銀監會稱,《條例》的起草將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金融機構有效處置核心要素》的相關要求,充分考慮風險處置中與ISDA(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協議相關的暫緩金融衍生品合同的終止凈額結算權力,為快速、有序處置危機銀行提供充分保障。
在本輪市場化債轉股加速推進之時,市場對于是否會有企業通過此手段逃廢債抱有擔憂。在銀監會8月7日下發的《商業銀行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中再次強調,將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等的企業拉入“負面清單”。
據澎湃新聞統計,2017年7月,各級銀監部門共披露了223張罰單。其中,銀監局36張,銀監分局187張,合計罰款3596.53萬元。這一數據與6月份的350張罰單、7835萬元罰款相比,分別下降36.3%、54%。
銀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2%,流動性覆蓋率124.4%,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覆蓋率172.3%。
銀監會日前印發了《關于銀監會系統工作人員在監管履職中嚴格實行公私分開的意見》(以下簡稱《公私分開意見》)和《銀監會系統工作人員履職回避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回避辦法》)。
近來,銀行因票據、同業、貸款等業務中,頻繁出現重大違規事件,銀監會則加強了監管,此次華夏、恒豐因違規事件多發,上了處罰頭條 。
正如項俊波落馬、證監會頻繁開出天價罰單、金融反腐等近期新聞昭示的那樣,對金融亂象的高壓姿態已經形成,一場金融監管風暴正全面升級。銀監會密集發布7個監管文件,一場銀行業監管風暴正席卷而來。
正如項俊波落馬、證監會頻繁開出天價罰單、金融反腐等近期新聞昭示的那樣,對金融亂象的高壓姿態已經形成,一場金融監管風暴正全面升級。銀監會密集發布7個監管文件,一場銀行業監管風暴正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