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證監會牽頭組織的期貨公司專項檢查已全面啟動。
記者近日獲悉,本次抽查范圍涉及全國20個區域,抽查公司約30家,現場檢查內容涉及期貨公司經營情況及各項業務。
一位華東期貨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對其公司的現場檢查上周就已開始,是對期貨公司各項業務的全面檢查,涉及公司治理、資本金管理、保證金管理、投資者保護,風險管理子公司和資管業務的方方面面,專項檢查將持續兩周時間。
據了解,本次現場檢查由證監會牽頭,采取抽查形式,涉及全國多地。
每個檢查組組員由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交易所、異地證監局等成員組成。
另一被抽查期貨公司人士稱,檢查組在進駐該期貨公司后,分組對接公司各個部門,進行談話并要求提供資料。
“此次是針對期貨公司業務的全面檢查,歷史上并不多,當然,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可能是摸底的一大重點。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后面還會有對全行業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大檢查。”有業內人士說。
早在2015年起,監管部門針對證券期貨行業的專項檢查就已逐步常態化。2016年開始更是全面推廣證券期貨領域的隨機抽查工作,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證監會系統共受理違法違規有效線索603件,啟動調查551件;新增立案案件302件,比前三年平均數量增長23%;新增涉外案件178件,同比增長24%;辦結立案案件233件,累計對393名涉案當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凍結涉案資金20.64億元;55起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已對其中45起立案偵查,移送成案率創歷史新高。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直接融資放到重要位置后,有觀點認為IPO或進一步放寬。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在21日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將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加大整頓資本市場秩序力度,繼續嚴厲打擊欺詐發行。
證監會黨委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隨著監管力度的增加,違法成本低的狀況得到改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蔓延的勢頭有望被遏制,投資者權益將得到更好保護。
最近幾年,隨著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監控系統全面升級、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金融資管機構一批長期隱蔽的“老鼠倉”交易陸續曝光,相關從業人員受到法律嚴懲,案件多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近日,證監會修訂并發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以落實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適當性管理義務為核心,以投資者分類和產品分級為基礎,確保向投資者充分揭示市場風險,目的在于更好地規范機構依法經營,把投資者保護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以落實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適當性管理義務為核心,以投資者分類和產品分級為基礎,確保向投資者充分揭示市場風險,目的在于更好地規范機構依法經營,把投資者保護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越來越多的“帶病”企業順利通過發審會的案例,一次次刷新市場對IPO審核“尺度”的“理解”。由此,市場困惑,眼見還能不能為實了?證監會剛剛給出了新答案。
6人合謀控制多賬戶操縱股價 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日對黃信銘等6人合謀操縱首旅酒店、勁嘉股份、珠江啤酒股票價格一案調查、審理終結,操縱細節也隨之曝光。
市公司的并購重組開啟了全鏈條監管模式。
證監會官員在周一的保薦機構專題培訓會議上指出,企業再融資募集所得資金不鼓勵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并需詳細披露募集資金的實際投向。不允許房地產企業通過再融資對流動資金進行補充,募集資金只能用于房地產建設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償還銀行貸款。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消息,2016年11月10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受賄一案。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李量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量進行了最后陳述,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證監會批復滬深證券交易所發布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指引明確了分級基金二級市場投資者適當性安排,投資者須簽署風險揭示書。定位為30萬元門檻,進一步明確了分級基金折算業務流程。指引從發布到正式實施會預留5個月過渡期。
今天下午舉行的證監會例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查涉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大股東減持行為,并購重組存投機炒殼頑疾,將加強監管。
3月6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了11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全部獲得通過,而相比2月27日,發審委審核了9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8家獲得通過,1家暫緩表決的結果,證監會審核并通過的數量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