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場筑底之初,消費白馬仍是投資者最愛,資金也持續凈流入。但受年末集中繳稅以及流動性到期等因素影響,因市場風格被錯殺的中小創績優標的,或咸魚翻身,走出一輪逆襲行情。
市場筑底之初,消費白馬仍是投資者最愛,資金也持續凈流入。但受年末集中繳稅以及流動性到期等因素影響,因市場風格被錯殺的中小創績優標的,或咸魚翻身,走出一輪逆襲行情。例如,TMT板塊整體估值已經回落到合理區間。甚至有券商機構認為,邁入新年之際,要戰略性重視創業板。創業板指將從本輪行情開始,引領2018年A股。
分化格局延續
“白馬龍頭”重現王者輝煌,這是昨日盤面最大亮點。
截至昨日收盤,申萬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指數分別上漲2.64%、2.43%,是當天漲幅最高的兩大板塊,排位第三的則是交通運輸指數,具體漲幅為1.60%。5日來看,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指數同樣在一級行業中漲幅居前。
近幾個交易日,伴隨多空爭奪焦點逐漸上移至3300點一線,主力資金有重新朝著白馬龍頭靠攏趨勢。wind數據顯示,最近5個交易日中,資金凈流入規模最高的行業板塊就是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達到19.08億元和8.09億元。個股方面,貴州茅臺、五糧液、伊利股份、青島海爾、復星醫藥也是區間凈流入最高的五只股票,金額分別為5.52億元、5.12億元、4.60億元、4.59億元和4.05億元。
近期市場底部逐漸探明之際,以白馬龍頭為代表的價值型藍籌股重新受到投資者青睞,這一方面源于調整過后,此類品種整體估值重新回到合理區間,投資價值再度凸顯;另一方面,消費升級中長期趨勢不變格局下,家電、醫藥、白酒等消費類行業高景氣還將繼續延續,企業盈利狀況還有較高提升空間。因此,盡管當前估值水平普遍不低,但盈利增長的確定性能夠很大程度上化解估值向上壓力。
不過,市場焦點普遍聚焦白馬回歸之際,調整中跌幅最深的中小創品種卻基本面臨布局“無人區”尷尬。昨日兩市普漲,滬綜指和深成指漲幅分別達到0.68%和0.91%,創業板漲幅僅為0.41%,基本處于跟漲狀態,并且昨日創業板最終翻紅時段也明顯晚于主板,表明反彈中“以大為美”仍是資金操作的第一要義。
創龍頭機會凸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兩市全線飄紅的喜人局面下,市場結構上卻呈現一些新特征,這有望成為白馬價值主線之外的投資獲益線索。
一是截至昨日收盤,創業板仍是最近20個交易日來跌幅最大的主要板塊,跌幅為3.32%;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0.58%,上證50指數更實現0.80%漲幅。白馬藍籌品種與創業板估值剪刀差仍相對較大,這令小市值股票尤其是調整中遭到錯殺的優質標的,短期存在估值修復需要。
并且從年線來看,2016-2017年創業板指連續兩年收陰。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認為,鑒于歷史上兩年連陰之后出現連續上漲,故2018年有望扭轉弱勢陽線報收。從技術指標修復的情況看,2018年一季度有望完成。而上證50指數2016年以來持續強勁上漲,已經達到2006-2007年歷史大牛市臨界時間界限,技術指標明顯超買,未來走勢可能轉為平淡。總體上看,創業板指的調整已經接近尾聲。
二是投資者構成來看,目前A股市場散戶資金占比持續下降,而機構資金占比不斷提升,海外資金投資A股規模較之以往也出現明顯攀升。投資偏好上,機構和海外資金風格穩健,更偏向基本面價值投資,往往更樂于配置白馬藍籌股。這意味著,隨著機構投資者占比和外資占比的提高,A股市場的龍頭效應還會受到極大強化。
但是必須看到的是,伴隨部分創業板股票內生增速加速向上,當前市場上,龍頭股已經不能簡單地與價值板塊劃等號,創業板內同樣也有成長龍頭。在申萬宏源證券看來,A股的創業板指就代表了細分行業龍頭,2018年市場對于龍頭的挖掘和對長期趨勢的認識勢必更進一步,QFII資金對市值50億元-100億元、PE(TTM)30-50倍標的的關注正體現了這樣的趨勢。
根據深圳某基金公司提供的持倉數據,當前國內公募基金在傳統藍籌白馬領域持續減倉,同時持續加倉行業龍頭公司,其中就包括純粹的中小創龍頭公司。
三是2017年A股漲幅與市值完全正相關,而不論從A股歷史上還是國際股市來看,漲跌幅與市值完全正相關并不是一種常態。西南證券分析師朱斌表示,從國際比較來看,以美股為例,不同市值區間公司漲幅差異不大,只有當市值低于某一閥值時,公司股價表現才會急劇下滑。從A股自身歷史比較來看,2017年以前,50億元以下的小市值公司,除2013年外,基本每年都保持不錯的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小市值公司依然取得最佳的相對收益,而在2009年的大反彈中,小市值公司更以154%漲幅跑贏全場。而相關數據顯示,剔除常值(業績增速200%以上與-100%以下的公司)以后,反而是小市值公司業績增速顯著高于大市值公司。
從場內來看,目前A股TMT板塊平均估值已經處在歷史估值下沿,與此同時,公司業績增速卻有明顯好轉,許多個股已經具備較高投資和配置價值。中泰證券分析師唐軍認為,短期熱點或切換至中小創。
風格趨向均衡
連續上漲之后,盡管市場對于估值支撐的藍籌股快速上行產生了一定的擔憂,然而流動性溫和收緊態勢并未改變市場基本面,長期趨勢并沒有變,數據面也有所支撐。中信建投分析師夏敏仁認為,下跌是一次健康的調整,隨著新行業格局的確立,績優龍頭與消費白馬在未來仍存在確定性溢價,但投資者也應該意識到,絕對龍頭在快速上漲后安全邊際的喪失,市場對價值的珍視將促使其挖掘出更多價值“新龍頭”出現,風格將從極致走向均衡。
安信證券也表示,過去一年多,伴隨流動性緊張和風險偏好下降,A股投資者不斷涌向高確定性資產,使得市場的結構分化已經演繹到非常極端的水平,“價值投資”甚至成了“市值投資”,并且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趨勢發生顯著背離:經濟企穩復蘇背景下,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長已經開始強于大市值公司。同時,微觀層面的跡象顯示,價值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兌現大市值價值股的收益,逐漸布局開始體現更優性價比的中小市值成長股,這將會使得大股票與中小股票的相對收益發生變化。另外,一旦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邊際有所緩解,有業績增長支持的中小市值品種將加速迎來恢復性上漲。
宏觀數據顯示,11月PMI生產、需求指數環比均有所修復,中小企業表現優于大企業。
短期策略方面,唐軍建議一邊逢低買入上證50,一邊博取小票短線反彈行情。行業層面建議關注兩個方向:一是業績和估值匹配的性價比更高的金融和地產板塊,安全邊際高,估值修復空間可期;二是科技龍頭和形態向好的中小創標的。建議重點關注5G和AI等題材龍頭。(記者 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