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股周四拋售壓力有所減緩,多個指數收盤飄紅,不過,上證指數最終收盤失守3400點,下跌0.10%。
A股周四拋售壓力有所減緩,多個指數收盤飄紅,不過,上證指數最終收盤失守3400點,下跌0.10%。這也是上證指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不過,在部分機構人士看來,無論是消息面,還是技術面,A股震蕩上升趨勢暫時尚未改變,但個股波動較大,建議防御優先,等待大消費等藍籌股回調后的機會,而巨量限售股、遭股東減持以及非政策支持的題材股需要警惕。
對于近期的市場情況,有市場人士剖析,在指數上升通道遭破壞前,中長線操作為主的投資者可以繼續持倉,短線操作既要防止指數破位,也要等待選擇新的“上車”機會。不過,根據市場表現,至少有三類股需要特別警惕,如限售股解禁、主要股東減持以及部分高位題材股。
11月16日,上海銀行29.26億股限售股解禁,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4.49%,是解禁前公司流通股的3.75倍,為首發限售股上市流通,且股東非常分散。巨量限售股解禁,直接導致股價跌停至15.41元,并跌破15.91元的每股凈資產,也創下了自上市以來的最低價。
實際上,限售股解禁對個股影響非常明顯,特別是金融股領域。9月25日,無錫銀行6.07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按照解禁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高達65.80億元,解禁股數占公司總股本的32.84%。并帶來股價連續大跌,兩個交易日下跌了14.58%。截至昨日收盤,無錫銀行報8.37元,相比解禁前一個交易日10.84元的收盤價相比,累計下跌了22.79%。
減持也成為近期個股的另一個“殺手”。10月16日,蒙草生態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王召明計劃自公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200萬股,擬減持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24%。股價此后連續震蕩并出現短期快速下跌。
此外,警惕非政策支持的題材股高位回落。在二級市場上,近期題材股相對活躍,5G、人工智能、芯片等近期都輪番上演,昨日科大訊飛沖擊漲停,并帶動人工智能整體走強。有分析就指出,價值股需要有穩定的業績支撐,而投資者買題材股,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撐,產業還要符合政策導向。“一些靠個別人士觀點或者某一事件形成的熱點不具有持續性,追漲的風險特別高。”廣州某券商策略分析師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
股市情況
周四亞太市場情緒好轉,日經225指數和恒生指數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A股拋壓也明顯減緩,上證指數收盤雖然失守3400點,但跌幅僅為0.10%。且深成指、中小板、滬深300和創業板收盤飄紅。
盤面上,大消費類板塊領漲,其中,白酒領域酒鬼酒上漲7.83%,貴州茅臺大漲4.51%,市值高達9033億元,僅次于工商銀行、中國石油和農業銀行。有市場人士認為,茅臺已經從慢牛到奔牛,短線追高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同時,肉類股表現活躍,牧原股份漲停,溫氏股份漲幅在5%左右。另外,金融股中,保險股強勢,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漲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