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A股回暖背后 國務院6個月內連打政策組合拳
專家指出,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核心是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擴大市場參與量,激發市場活力
近期A股市場呈現回暖態勢。專家認為,股市上漲的原因之一是國務院層面對于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有利于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增強了人們對于A股未來發展的信心。
據記者統計,自今年3月份以來,有關“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論述在決策層中已經出現了10次,其中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1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2次,分別是3月25日“部署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和7月23日“部署多措并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截至今年8月末,國務院政策文件中出現7次。
“中國股市已歷經7年熊市,市場擴容幾乎近于停止,所以恢復市場的融資功能是當務之急。降低企業杠桿率,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讓監管層不得不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還需要從提高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兩個方面入手。”
“從法制的角度來看,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關鍵是改革新股發行審批制、推進注冊制,將新三板市場規范化和普及化,并將保護投資者權益放在第一位。”北京市中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興成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確實已經相對比較完善,有了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等主要體系。在未來,針對私募,監管部門可能也會構建股權交易市場,讓融資越來越靠近前端,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還需在五個方面進行完善。一是積極擴大股權和債權融資規模,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二是在平衡考慮股票市場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建立起滿足不同類型企業融資需求的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三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全面總結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經驗,進一步提升一級市場運行的質量和效率;四是增強創業板市場對新興技術和新興業態的包容能力和支持作用,推出創業板單獨層次;五是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見習記者 喬誌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