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哪些上市公司最會借勢 無啤酒電視不足球
四年一輪回,世界杯又來了。翹首以盼的,恐怕不僅僅只是球迷,還有一眾希望借著世界杯東風在資本市場火一把的上市公司和抱著類似心態搶籌概念股的投資者。
當然,每每世界杯來臨之際,市場上總會縈繞著這么個說法:部分基金經理們借助這個四年一遇的機會暫時“休兵觀戰”,不少股民也會因熬夜觀戰而在白天減少操作,疊加因素的影響導致市場活躍度比其余時間段低,進而造成股市下跌。這就是所謂的“世界杯魔咒”。
這一次,魔咒是否會在A股市場奏效也成為不少媒體熱議的話題,但是,這個據說在全球股市歷史中應驗率高達78%的魔咒,在A股應驗率只有60%,且由于短暫的A股只經歷過5次世界杯,樣本的不足也導致這一魔咒的說法過于牽強。
當資本市場邂逅世界杯,總有著數不清道不完的故事。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認為,比起這個牽強的魔咒,或許我們更應該關注與世界杯相關的上市公司。但是,我們并不想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去解析它們,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主體,看它們如何向世界杯借勢更具意義。
無啤酒電視不足球
為了迎合世界杯,不少媒體都以足球11人陣型的噱頭排出了所謂的世界杯上市公司最佳陣容。雖然各大媒體挑選的公司不盡相同,但總歸逃不出幾個既定的概念,而這些概念板塊的公司又可以根據與世界杯發生的主動或被動關系進行分類。
第一類公司,大眾消費品。“無啤酒,不足球”,相信絕大多數被問及該如何借世界杯賺一筆的投資者都會毫不猶豫地想到啤酒企業。事實上,每一次的世界杯,不管是A股的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還是H股的華潤創業等都會被部分媒體和券商看成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同屬于這類概念的公司還有智能電視制造商。能到世界杯現場觀戰的“土豪”畢竟只是少數,絕大多數球迷只能通過屏幕直擊賽事。在世界杯盛宴面前,除了味覺的享受(啤酒),視覺也是不容忽略的。以“大屏”和“高清”為賣點的各大品牌智能電視通常會在這一當口迎來銷售高峰。因而,以海信電器和四川長虹為代表的家電企業也成為世界杯概念股。
事實上,這類大眾消費品行業的公司本身與世界杯或者足球并無直接關系,但這類公司的產品往往因為世界杯的到來而需求激增,屬于被動地受益于世界杯的影響而被投資者看好。
有一類企業與上述企業截然相反,從某種角度來說,它們在中國男足因實力受限無法參加世界杯的情況下幫助中國圓夢,直接參與到了世界杯中去。這其中,奧拓電子為巴西世界杯提供LED顯示產品;哈爾斯取得了世界杯大中華區水具品項授權制造商和銷售商資格;神州泰岳獲得FIFA2014游戲授權宣傳,推廣及運營;樂視網獲得網絡媒體世界杯轉播權。
同屬于這類的上市公司還有同方股份和中國南車等。這些公司憑借自身實力和相關業務匹配等原因與世界杯本身發生了往來,世界杯的舉行可以直接為公司帶來業績增長。
足彩及手游公司受寵
除了“無啤酒,不足球”之外,恐怕還有一句口號也深得球迷心:無彩票,不足球。“300億港元”,這是市場對世界杯香港賭球投注額的預計。而國內市場的“賭球”之風只會更猛。進入2014年,以安妮股份和人民網為代表的互聯網彩票概念股也頗為火熱。互聯網的便利性給予了它們比線下投注站更大的優勢。應該說,這類自身產品帶有賽事性質的公司與世界杯的相關性正好介于上述兩類企業之間,既非像啤酒和電視那樣因事件影響完全被動受益,也沒有與世界杯發生直接關系,但它們同樣借著世界杯的東風燒起了猛烈的火焰。
還有一類公司,它們由于自身業務涉及足球,于是乎借著世界杯的契機將自己與足球的交集最大化地曝光于鎂光燈之下。其中的典型即是入股廣州恒大俱樂部的阿里巴巴以及剛剛宣布將與巴塞羅那俱樂部進行戰略合作的蘇寧云商。理論上,以這三大資本界明星公司的媒體效應來看,它們在任何時間涉“足”都會引起較高的市場關注,但世界杯無疑為它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時間節點,讓這三家本就善于事件營銷的公司成為“風口的豬”。
此外,在這一議題里,我們也無法忽視在資本市場本就十分火爆的手游概念。據統計,近10天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涉足足球游戲,包括前述的神州泰岳、連續三日漲停的天潤控股以及去年創業板市場的大牛股中青寶等。這類公司與互聯網彩票概念公司有點相似,二者都將自身的娛樂性與足球捆綁在一起,順勢讓世界杯將旗下足球游戲廣為傳播。其中,中青寶旗下子公司首游互動不僅發布了競技首游《街頭足球》,還與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達成了全面合作關系,搭上世界杯之風的同時還和目前國內最火的足球俱樂部成為“小伙伴”。 同樣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繼上屆世界杯后繼續贊助賽事的英利集團等。回到我們上面說的一句話,當資本市場遇上世界杯,總有數不清道不完的故事。可以說,世界杯就是一場資本的盛宴,在職業足球高度商業化的今天,圍繞足球的相關產業勢必會在世界杯之際贏得資本市場的關注。而相關上市公司如果懂得配合這一契機進行營銷推廣,抑或市值管理,或許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鄒惠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