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因素影響依舊市場走勢 結構性行情仍將維持
之前市場普遍預期在渡過2013年的年關后,市場會有好轉的機會。但實際上在跨年度的上個交易周,市場繼續維持低迷,2014年的頭三個交易日甚至出現破位下行。究其原因,年關雖然過去,但是元旦前影響市場的兩大因素并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首先,從資金成本來看,市場中14天以內的短期回購利率回落,達到市場正常的水平,但是,28天以上的利率還是維持在6.5%去年以來的高點。從市場資金的成本看,余額寶的利息仍在6.7%的高位,市場中的理財產品的利息普遍都在6%的年收益以上,整體來說資金的成本并沒有像往年那樣過了年底后出現回落。從宏觀的貨幣政策看,2014年貨幣政策不會有大的調整,而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2014年上半年資金成本應該一直處于高位區,這會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以及債券市場。
其次,IPO重啟,新股的發行方式、上市交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使市場的焦點以及資金都開始關注新股。元旦過后,新股發行開始積極推進,新股一開閘就如此密集發行,無疑加大了對市場的影響,擔心擴容的壓力和關注新股發行機會交織在一起,給市場帶來了資金和心理上的壓力。
從新股對市場的影響分析,新股發行及上市都會對資金構成強大的吸引,1月份市場普遍預期將有50只新股發行。因此,新股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將會持續到春節前后。隨著新股發行、上市,以及一、二級市場的風險與機會達成平衡,資金才有可能回流二級市場。目前,二級市場內的資金以存量為主,導致市場的成交量一直維持著較低的水平,小市值的股票相對活躍,創業板和題材類股票仍然是市場的熱點。
從市場的中線角度分析,利率市場化使投資人對銀行的業績預期產生負面影響,對銀行股走勢構成壓力;經濟轉型,淘汰落后產能使能源、有色等強周期的股票持續走低。由于上述股票的市值在市場中比重很高,因此,市場整體上漲還是比較難,一段時間市場仍維持結構化的特征。
(孫衛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