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結構性明顯 新興產業或將成為市場熱點
摘要:和之前題材股引領大盤上漲不同的是,5日不少傳統行業出現反彈,并漲幅居前,主力資金已開始蠢蠢欲動。有分析師認為,近日大盤反彈主要受基本面和政策面雙重影響。
大盤延續反彈格局,5日滬指報2050.48點,漲幅1.04%,深成指報8060.39點,漲幅1.24%。雖然大盤持續反彈,但成交量萎縮仍顯示資金進場意愿不高。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認為,后市空間不宜看得過高,但市場結構性行情特征明顯,中報行情以及受政策力挺的新興產業或將成為市場熱點。
仍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和之前題材股引領大盤上漲不同的是,5日不少傳統行業出現反彈,并漲幅居前,主力資金已開始蠢蠢欲動。有分析師認為,近日大盤反彈主要受基本面和政策面雙重影響。上周六公布的7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微升至54.1%,比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說明經濟結構性調整已初見成效,宏觀經濟已表現出筑底要求。但由于缺乏帶動趨勢性機會的動力,反應在盤面上就出現小幅震蕩反彈的格局。但由于在2000點整數關口附近多空雙方都較為謹慎,成交量一直不能出現明顯放大,故大盤保持箱體震蕩格局,方向性選擇還有待時日。
隨著大盤持續反彈,市場熱點也在明顯增多。“在小幅經濟刺激政策下部分傳統行業出現補漲跡象。”某券商策略分析師告訴記者:“市場熱點是否能成功切換至傳統行業還有待觀察,畢竟目前場內資金做多意愿不強,預計大范圍的做多不會出現。目前正值中報披露期,業績持續增長、超預期的個股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行情亮點,未來一段時間A股仍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德邦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海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段時間政策面上傳出不少偏利好的信號,大盤處在反彈格局當中。但可以看到,6月大盤調整以來保持著震蕩反彈格局,但成交量一直沒能有效放大,大盤還難言底部企穩。從之前政治局會議傳遞出溫和的政策力度,對大盤正面帶動作用相對有限。盤面上來看市場延續結構性行情,個股兩極分化明顯。市場熱點將進一步向消費行業集中,此外,受益政策力挺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環保等行業也有潛力。未來市場熱點切換中,上述行業有望出現優于大盤的表現。”
2100點是反彈壓力位
在突破2000點后大盤站上了2050點這個壓力位,市場能否持續反彈?下一個壓力位在哪里?對于大盤短期走勢的問題,張海東表示:“在缺乏成交量支持下,反彈高度不宜看高,未來一到兩周時間大盤有望反復沖高,但如果量能不能有效放大那大盤則可能會出現回落。流動性偏緊是制約大盤反彈的原因之一,上方2100點是大盤近段時間反彈的壓力位。”
華訊投資分析認為,股指在下探20日均線支撐后開始上漲,但量能的萎縮始終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者謹慎的信號,反彈能否延續需要繼續關注成交量能的有效放大。從技術面分析,上證指數收出兩周以來的最高點,均線系統開口向上,多指標尚未進入超買區,MACD紅柱放大,趨勢繼續向上,這種技術形態說明指數短期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上方強壓力位在2070點附近,在5日縮量上漲后,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上證指數2070點附近的拋盤壓力。建議投資者可以小幅增加倉位至4.5成左右,在更多積極信號出現之前不要輕易加倉。
和部分分析師看高一線不同的是,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認為2050就是短期壓力位。閆莉表示:“雖然大盤近幾個交易日出現震蕩反彈,但我們觀點仍偏向于謹慎,8月整體會出現震蕩回落的走勢。目前點位2050點就是第一壓力位,如果短期一些有利的消息出現,大盤可能會繼續反彈,但前期2092點附近的高點很難突破。不難看到,雖然大盤在反彈,但成交量出現萎縮,市場交投意愿不強是抑制股指反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較小的區間內,大盤漲漲跌跌很正常,震蕩是為了進行方向性的選擇。整體來看,大盤上行空間有限,而下檔缺乏支撐,建議投資者逢高減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