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重板塊維持弱勢 滬指反彈空間有限
上證指數
近幾個交易日以來A股兩市連續向上反彈,截止周二午后收盤滬指收復2000點的整數關口報2006.56點,深圳成指則報7768.84點。如果從6月25日兩市盤中創出的低點算起,當前滬深指數反彈幅度均超8%,反彈幅度明顯。從盤面具體表現情況看,不難發現自6月25日以來滬深兩市的反彈是權重板塊與成長類個股共同作用的結果。權重板塊在近期的市場行情中雖大部分時間維持弱勢,但其在關鍵時間點的拉升對兩市反彈行情的延續具有決定性影響,而成長類個股同期的集體活躍則起到了維持市場人氣的作用,并成為帶動兩市持續向上的重要力量。
對于近期以來A股兩市的表現,就行情性質而言我們認為其依然屬于超跌反彈范疇。市場的這一性質在權重板塊上表現得更為明顯,而成長類個股由于特殊的市場環境以及之前的走勢決定了其在當前的行情中表現更為獨立。
權重板塊超跌反彈的性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雖然在近期的反彈行情中權重板塊對指數的走強有決定性影響,但其大部分時間維持弱勢,上漲缺乏持續性。二是權重板塊上漲時板塊間缺乏聯動,更多的是各自為戰,呈現出明顯的超跌反彈特征。
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類個股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中之所以能持續走強并迅速收復前期失地,一方面源于成長股多屬新興產業,代表了國內經濟轉型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周期權重缺乏明顯機會的情況下資金前期扎堆介入成長類個股,決定了市場反彈時此類個股彈性更大,更易走出獨立行情。
然而無論是權重板塊明顯超跌反彈還是成長類個股的重回強勢,其演繹的基礎均是國內市場資金面的改善。六月中下旬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國內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飆升,并成為滬深兩市大幅下挫的直接原因,而近期以來隨著銀行自身的調整以及央行的調控,這一局面已得到顯著改善,銀行間市場各期限資金利率明顯回落。從這個角度看,近期以來兩市的上行同樣符合超跌反彈的特征。
對于后期指數,我們認為雖然近期以來盤面上成長類個股持續活躍,創業板指數快速收復了六月下旬調整的失地,距前期高點僅一步之遙,但市場超跌反彈的性質決定了后期市場繼續上行的空間將相對有限,具體而言在市場環境未能朝著更積極方向變化的情況下滬指不大可能突破6月下旬破位時的點位2100點,與此同時我們也認為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當前雖然占盡天時地利存在繼續走強的可能,但其風險也在逐步累積。
當前制約滬深指數持續走強的因素主要來自宏觀層面。從實體經濟的角度看,最新公布的制造業PMI數據表明國內制造業擴張趨勢進一步放緩,在管理層更強調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未來經濟增速持續回落將是大概率事件,其決定了周期權重依然缺乏上行的基礎;而從資金面的角度看,雖然近期央行的調控使得國內市場資金緊張局面有所改善,但從更長的時間看,伴隨著美國QE的結束以及管理層對銀行間市場的整頓,未來一段時間國內資金成本預計將維持相對高位,也將限制股票市場向上的空間。
近期以來成長類個股結構性行情的繼續上演更多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在市場環境整體偏負面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其股價向基本面回歸只是時間問題,后期觸發成長類個股價值回歸的因素預計將來自兩個方面,一是IPO的重啟,其次則是半年報業績的公布。IPO的重啟從當前各方面匯集的消息看預計時間不會太久,而半年報業績方面當前已進入披露期,因此我們認為這兩方面因素對成長股行情產生的壓力在逐步增大,而一旦此類個股調整趨勢確立,也將加大A股兩市進一步向下的壓力。
因此整體而言,對于當前的市場我們認為雖然近期滬深兩市穩步向上反彈,而權重板塊也一度對滬深指數的向上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成長類個股再度活躍,收復了之前調整的大部分失地,但我們認為當前主板市場的上漲依然屬于超跌反彈范疇,宏觀層面的因素決定了滬指不大可能突破前期破位時2100點的關口。成長類個股雖然當前持續強勢,但面臨IPO重啟以及半年報業績的壓力,我們認為其調整的壓力也在逐步增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