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溢價指數持續高位暗示A股估值未達底部
盡管6月份以來A股市場的表現慘不忍睹,但由于同期香港股市同樣走勢低迷,AH溢價指數持續維持在110點以上的相對高位,尤其是金融類藍籌股的A股股價普遍高于H股。昨日,業內人士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一現象或許暗示著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仍未到達底部。
作為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重要對比指標,AH溢價指數在去年下半年港股市場走牛期間一度屢創新低,進入2013年后再度走高。A股市場在進入6月后屢遭重挫,AH溢價指數卻在此期間加速上行。即便是昨日A股跌、港股漲,至收盤時AH溢價指數仍報111.3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3%。這也是AH溢價指數自6月11日以來連續第10個交易日收于110點以上的高位。
“A股市場通常要貴于港股市場,具體表現就是AH溢價指數在大多數時間內都位于100點上方。在近期A股市場持續走熊的背景下,AH溢價指數繼續高企,更多反映出港股的極度疲弱。”華泰證券投資顧問陳勇指出,二季度以來,香港市場的流動性環境發生了逆轉,在此背景下,國際資金開始從港股市場套現流出。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只要中國經濟沒有根本性改善,熱錢流向沒發生逆轉,AH溢價指數后市或將繼續維持高位。
隨著A股、H股之間的聯動性逐漸增強,AH股溢價指數在一定程度上成為A股市場走勢的先行指標。當AH溢價指數低位徘徊,A股市場往往處于回暖過程中;而AH溢價指數在高位運行卻往往是A股走熊的前兆。
陳勇認為,隨著QFII等境外資金介入A股的程度加深,港股市場成為境外資金介入A股市場的跳板和風向標。因此,港股市場往往會先于A股市場反映出國際資本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判斷,這也是AH溢價指數近年來屢次成為A股指數反向指標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從歷史數據來看,金融股普遍存在H股股價高于A股股價的現象。而現在,除了中信證券、建設銀行、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仍處于AH股股價倒掛中以外,工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海通證券、新華保險等金融股,都出現了A股股價較H股溢價10%以上的現象。國泰君安投資顧問張濤認為,理論上,同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同地方發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其價格應大致相當。金融類H股與A股之間較大的股價差距空間,以及金融類H股的持續走弱,可能導致金融類A股估值中樞的下移。
(李揚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