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問題并沒有解決 快速反彈能力暫不具備
上證指數
當下行情經過大跌過后更為簡單:不解決“錢荒”問題,股指期貨持倉不下降到警戒線下宣告做空盈利模式結束,市場沒有領漲熱點來驅動指數,那么任何點位和指標都毫無意義,市場只能是連續下跌。只有上述三要素同時改變或者某一個要素改變,跌勢才能停止。
周二市場發生改變實際上緣于上述第二個要素起了作用,即股指期貨方面做空賺錢效應出現明顯異動。一天單向幅度有100多個點,加上杠桿率和保證金,這是多么豐厚的受益,資金不可能不動心,也就出現了大量獲利盤在午盤后指數急挫后兌現利潤的行為,隨后大量平倉單將指數托起。一方面,指數從6月20日的2130點一線跌到1849點,短短4天時間里280多點的跌幅,實際上是非理性的走勢,基本上已經算是“股災”了,哪怕外盤經歷大的危機時也不曾有這樣的走勢;另一方面,空頭大賺之后,本身也需要有一個獲利兌現的動作,面對瞬間巨額利潤的產出,空頭本身也在充分利用融資融券和杠桿基金,這些金融杠桿率的使用,在平倉后也會帶來指數的大幅波動。但就此判斷指數止跌,甚至反彈,有些過早。
從實質來看,“錢荒”問題并沒有解決,而且從歷史總結數據來看,6月最后一周往往會造成資金的緊張,但上半年末并非銀行超儲率最低的月份,反而是7月由于補繳準備金、財政存款上繳以及銀行分紅等原因,超儲率會繼續降低。因此,預計資金面的緊張趨勢將至少延續至7月中旬。此外,央行周二再度對流動性管理表示強硬態度,意味著央行明確表態近期不會出手,由此也徹底斷了市場對大規模逆回購甚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而單純靠銀行系統自救需要時間,這樣來看,市場并不具備快速反彈的能力。
筆者認為,短線股指期貨持倉下降是個好信號,至少說明短期指數做空的動力下降,再度大跌的概率降低了,能否反彈起來還需要一定的利好刺激和量能支撐。股民利用反彈做一些減倉操作是可以的,但大幅增倉買股并不適合普通股民,需要給大盤一定的修復和再度考驗低點支撐的時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