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下半年A股震蕩 IPO開閘影響已漸消化
昨日,國泰君安2013中期投資策略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國泰君安在會上稱,下半年將延續經濟弱復蘇趨勢,A股震蕩區間在2100點~2350點。在配置上可重點關注新興行業和中上游周期類行業。三季度相對看好地產、建筑園林、通信、高端機械、農業。四季度較看好電子、傳媒、計算機軟件、食品加工、中藥、醫療服務、環保等行業。而IPO開閘的影響已被市場部分消化。
國泰君安認為,2013年以來經濟增長持續放緩,GDP增速由2012年四季度的7.9%降至2013年一季度的7.7%,但考慮到目前投資、消費、出口依然穩定,在低通脹背景下貨幣政策偏松持續,經濟仍將平穩增長,弱復蘇趨勢延續,預計今年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別為8.0%、7.9%。此外,流向企業的資金并未帶動制造業投資增長,企業對經濟信心不足,未來最重要的關注點不是總量增長,而是轉型提振企業信心。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轉型期間傳統模式下定位周期階段的工具在逐步失效,系統性方向判斷的基礎仍然脆弱,難以形成一致性的方向認識。2100點~2350點的震蕩區間突破需要更為明確的宏觀特征的出現,而上述情況在三季度出現的可能性偏低。
年初以來,市場在對轉型和穩增長的認識過程中,接受2013年周期難以定位的特性,轉而形成結構性分化格局。對于市場風格的挑戰源于流動性環境會不會出現逆轉,而不是2010年轉型時相關板塊估值的天花板。資本市場規范化改革將強化企業競爭優勢,市場未來將更多體現企業層面競爭優勢,與宏觀指標關聯性將逐步弱化。這一變化也有利于支撐轉型相關領域估值的提升。經濟周期從未消失,早期指標失去預警能力之后,滯后指標一旦變化,對市場預期的調整將是立即和強烈的。
國泰君安預期,這種方向性選擇可能在四季度出現,兩種方向的超預期都存在可能。一種情景是經濟增速大幅向上超預期;另一種是通脹向上或就業向下超預期,則會誘發對增長可持續性的擔憂。迷霧散盡,方向自明。一旦出現方向性的信號,市場會快速消化。對市場參與者而言,行情節奏的把握是關鍵問題。
與此同時,不少行業分析師還對下半年各行業發展情況和投資策略進行了展望。
國泰君安銀行分析師邱冠華稱,經濟企穩止跌、利率市場化政策已經出臺等四大因素決定銀行股第二次春天何時來臨。而目前A股板塊轉換的癥結在于,制約銀行股上漲的最核心因素是經濟復蘇低于預期、利率市場化和同業監管擔憂,其中價值內因素為市場會逐漸接受經濟弱復蘇的事實,只要經濟企穩止跌即可消除對股價負面影響;今年央行很可能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擴大存款上浮區間),但出臺嚴厲的同業監管政策可能性較小。他預計8~9月經濟企穩止跌,9~10月市場風格實現切換。
而對于目前頗受市場關注的中小盤股,國泰君安研究員王稹稱,下半年投資策略為以事件主題為驅動,自下而上挖掘個股。中小板、創業板指數與整體業績有差異,權重股公司業績強者恒強,看好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方向,以事件主題為驅動因素,自下而上挖掘成長確定性高的個股??春镁A級攝像頭、智能眼鏡、ITO導電膜和液晶顯示轉移等產品的相關上市公司。
而對于目前頗受關注的重啟IPO對市場的影響,國泰君安策略研究員時偉翔認為,IPO開閘的影響已被市場部分消化,預計IPO重啟后發行速度維持在20~30家/月,全年融資規模在1000億元左右,IPO規模/總市值不足0.4%,對A股的沖擊呈持續下降趨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