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判斷分歧加劇 公募減倉私募加倉
近期行情跌宕起伏,部分公私募基金對市場的看法也出現了分化——這邊公募逢高減倉周期股,并稱“難有趨勢性行情”,那邊私募則宣稱“大跌大買”
“今天又下2200點,開始加倉,準備撿錢!”23日,當大盤暴跌再次擊穿2200點后,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表露了對后市樂觀的看法,盡管大盤持續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神農兩只產品的凈值,但他仍自信手中持有“一把好牌”。
在陳宇看來,應該站在中華復興的歷史格局下審視今年的A股市場,現在他仍維持年初預判“蛇形震蕩”,即以2250點為中樞,上下150點波動,大跌大買,大漲大賣。
而一直給外界以“保守”印象的星石投資,近期仍對市場持樂觀態度。
“盡管短期仍面臨基本面復蘇不達預期等利空,但從長期看,股票市場的資金洼地效應仍在,未來仍將是慢牛行情。”星石投資總裁楊玲近日表示,此前她曾透露今年以來星石一直保持較高倉位運作。
此外,一直對市場堅定看多的廣州煜融投資董事長吳國平甚至發出“500點升浪已在路上”的進攻號角。
與私募基金的樂觀情緒相比,4月以來公募基金倉位則延續減倉的態勢。
從目前已公布一季報基金公司看,截至一季度末,可比偏股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9.29%。而進入4月以來,基金經理仍延續減倉步伐,據天相投顧最新測算數據,上周末513只積極投資偏股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降為75.88%。
4月24日,國金金融產品研究中心公布基金研究報告顯示,當前基金經理對后市的判斷也持相對中性的觀點,他們認為市場很難呈現趨勢性行情,以震蕩波動為主,將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尋找投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私募對當前的市場走勢不同,但卻對行業和板塊配置上卻有著不謀而合的默契。
神農投資陳宇的“一手好牌”主要包括文化傳媒、節能環保和軍工企業三大板塊,星石投資總裁楊玲則重點關注受益于改革的環保、傳媒、醫藥、軍工等幾類股票作防守配置。而公募經理們也對周期行業保持謹慎態度,卻對以醫藥、TMT、環保、傳媒為代表的成長行業仍保持關注。
“剔除周期股,留下成長股”,正成為當下公私募基金經理當下一致的選股配置策略。據記者了解,在近期屢創新高的光線傳媒、掌趣科技等成長股十大流通股東中,都能找到公募基金與陽光私募抱團取暖的身影。
對此,海通證券研究所高級分析師王廣國分析認為,近期基金增持成長股的原因可能是,在經濟弱復蘇的情況下,周期板塊盈利不確定,而且“國五條”、“銀監會八號文”等政策對金融、地產行業產生不利影響,機構投資者轉而普遍追求業績確定性高的、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股和成長股。
⊙記者 陳俊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