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風景中保留一份清醒
當上證綜指還在糾結于何時能走出底部、站穩年線,當投資者還在爭論藍籌股是否還有投資價值時,這邊的風景靜悄悄:創業板指數昨日報收于923.41點,創近兩年新高,漲幅為3.31%,成交157.1億元,4只創業板股票漲停。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不少創業板個股漲幅驚人,遠遠跑贏大盤和藍籌股,部分個股甚至漲幅翻倍。這其中到底有何“玄機”呢?
看看那些創業板的牛股吧,光線傳媒(300251)、掌趣科技(300315)、翰宇藥業(300199)、樂視網(300104)……從行業屬性來說,這些股票要么是醫藥、節能環保,要么是新科技、新消費。一句話,這些行業或者符合未來內需驅動的發展方向,符合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要求,或者屬于輕資產公司,產業附加值高,行業空間廣闊。
從具體操作手法來說,目前A股整體上較為低迷,人氣不足,投資者信心缺乏,市場增量資金極為有限,結構性行情和局部性行情主要是存量資金主導和撬動,比如游資。
創業板股票大多流通盤較小,不到1億股,較小的流通股易于有限的存量資金掌控,這些創業板個股也容易走出獨立行情。相反,藍籌股流通盤太大,除非出現超跌或者系統性行情,場外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否則藍籌股集體啟動就不太可能。
在弱市下,題材概念股最容易走強,創業板就是高分紅和高送轉的大本營。根據媒體統計,截至4月23日,創業板有34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2年年報,其中,有315家上市公司分紅,分紅占比高達91.3%。此外,在315家擬分紅公司中,實現每10股轉增超5股的公司有113家;實現每10股轉增超10股的公司有59家。創業板個股的高送轉,給存量資金狙擊創造了很好的理由和條件。
投資者應該清醒地看到,創業板股票也許還會發力往上漲,但當羊群效應發生時,風險也隨之而來。以估值而論,創業板靜態市盈率(PE)目前高達43倍,遠遠高于滬深300指數的10倍,A股整體PE也僅有13倍左右。以動態PE而言,創業板整體估值也高過A股主板的3倍左右。
在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當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完以后,券商研報對創業板公司的盈利預測也會下調,當估值之“高”難以支撐業績之“低”時,創業板股票在大漲之后的暴跌,并非危言聳聽。
無論如何,一部分創業板公司代表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這些公司中一定會出現偉大的公司。投資者給予創業板股票一定的溢價,總比給予那些央企等“鐵公雞”要強。這些央企靠著壟斷地位,卻吝于給投資者分紅。從這個角度來說,創業板股票出現適度泡沫,是不是比國企上市公司更“健康”一些呢?(付建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