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將延續目前平臺整理走勢
目前投資者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宏觀經濟數據比并不差,藍籌股的估值在低位,同時資金面并不緊張,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2.0669%;另一方面,對國內、外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擔憂,導致各類投資者都較為謹慎。這些因素反應在滬深股市上,就是A股市場上漲、下跌動能都不足。看來要打破目前的僵局,還需要借助預期之外的利好或利空因素。否則,大盤將延續目前平臺整理的走勢。
今日央行公布的信貸數據顯示: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515億元,高于市場預期的8500億元左右的水平。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5.7%,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個和1.9個百分點。應該說,目前市場的資金面是寬松的,但投資者擔心的是:第一,今年1、2、3月,M2同比增長分別為15.9%、15.2%、15.7%,而全年M2管理目標是同比增長13%;第二,3月末,M2余額103.61萬億元,首次突破100萬億大關,是美國的1.5倍。正是上述兩點原因,讓大家擔心未來貨幣政策是否會收緊。
由于各種正負面因素相互交織,國內經濟呈現弱復蘇跡象越發明顯。首先,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和發電量的增長并不樂觀,預期3月全國全社會用電同比接近零增長,而1-2月累計同比增長5.5%;其次,反映經濟走勢的火車貨運量也相對低迷,3月貨運發送量33651萬噸,同比下降2.2%;再次,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9%,環比持平。PPI已經連續13個月處于負增長區間,意味著我國經濟復蘇較為緩慢;最后,3月官方PMI指數50.9,雖然高于2月0.8個百分點,但低于往年的平均水平。
其實,在股市中任何一條信息都有兩方面解釋。比如:在強勢市場中,市場對新股IPO會解讀為利好,這在2006、2007年中很常見。在弱勢市場中,市場恐懼新股發行解讀為利淡。再如:3月信貸增加1.06萬億元,M2同比增長15.7%,在強勢市場對A股有很強的向上刺激,但目前市場則擔心貨幣政策是否要收緊。我們認為,一旦恢復新股IPO時間確定,投資者的“恐懼”心理會減輕,但在此之前,大盤恐將延續目前的疲弱的走勢。
2008年以來,受美國次貸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出現較大的波動,宏觀政策波動的時間周期變短,使得周期性板塊出現較為劇烈的波動。由于周期性個股漲跌,往往因諸多不確定因素所引發,而這些因素把握起來很難,這樣越來越多的機構“厭惡”周期股,更傾向于在受國內經濟周期影響小的行業中選擇投資標的。以醫藥、節能環保、品牌消費等弱周期股票,應該給予中、長期關注,周期類股票更適合根據“政策擺動”而“擇時”交易。
上周A股交易結算保證金凈流出570億元,交易結算資金余額為5870億元,比前一周增加124億元。目前兩市單日交易金額萎縮到1300億元左右,A股市場的后續資金還是不足。而美國、歐洲股市大幅上漲,對A股市場有正向刺激。這種情況下,除非有新的事件刺激,目前指數大漲、大跌的條件都不具備。目前年線點位是2215點,半年線點位是2198點,2200點附近有利于多方組織有效的抵抗。在經歷了3月28日和4月8日兩次利空大跌之后,做空情緒已經得到有效宣泄,短期進一步大幅下跌的能量并不足。
想有所作為的資金或采取“棄大盤,追逐個股”的策略,而前期超跌的個股也將進入板塊輪流反彈階段。只是在目前的A股市場中,多數個股的反彈力度恐并不強,“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將是近階段市場的一大特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