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力量重據主導 機構大幅減倉白酒銀行股
滬市大盤延續2月春節后的調整行情,3月反彈遇阻后繼續走低,月跌幅5.45%。前期領漲的銀行、券商、地產成為本輪市場下跌的主力。
賣方力量重新占據主導
在交易日比2月多6天的情況下,機構21個交易日85次的凈買入次數僅比上月增加了8次,而同時16.32億元凈買入額也比上月減少了22%;相比凈買入的不給力,機構凈賣出卻達到122次,環比增加了45次,凈賣出額35億元,環比大增82%。雖然機構2月份凈買賣差額曾出現小幅回歸正值(見表1),但機構城3月份的賣出力量又重占上風,凈買賣差額再回負值。
從本月機構大手筆買賣看,雖然本月單次凈買入5000萬元以上的只有5次(見表2),環比減少10次之多,但機構單次凈賣出5000萬元以上卻有17次,環比增加了7次。其中,單次凈買入億元以上的個股由上月5次縮減至0,而單次凈賣出億元以上的個股則由上月的2次增加至5次。從數據上看,機構在3月份大手筆買入的力量明顯減少,而大手筆賣出的力量卻有顯著增加。與大手筆買賣相比,3月份機構單次凈買入1000萬元以上的有33次,占比39%,比上月的45%有所下降。
大幅減倉白酒、銀行股
從行業角度看,機構3月凈買入次數最多的行業是電子信息、化工化纖和醫藥行業,特別是醫藥行業出現連續兩周上榜;機構凈賣出次數較多的是電子信息、機械和醫藥,其中,電子信息、機械行業也連續兩周上榜。
從機構大手筆買賣看,機構買入化工化纖股略多一些,而對銀行和白酒股則明顯減倉。3月28日,銀行板塊帶動市場大跌,興業銀行(601166)跌停,機構2買4賣,合計凈賣出8.56億元。受銀監會規范銀行理財產品等利空因素的影響,前期漲幅過高的銀行板塊成為3月底機構做空的主要對象。同樣,在17次機構單次凈賣出5000萬元以上個股中,白酒股占了3個。其中,機構對金種子酒(600199)和山西汾酒(600809)大幅減倉了4.12億元。在一線白酒股持續走弱的影響下,二三線白酒股本月也出現全面崩潰跡象。
受4G啟動等相關利好消息刺激下,通信股在一季度末開始表現,機構對此是8買4賣,合計凈買入1.15億元。其中,對于傳統龍頭股中興通訊(000063)兩次凈買入合計5647萬元(見表3);醫藥股今年以來持續走強,對于該行業,機構卻是9買11賣,合計凈賣出1.62億元,這種賣大于買的現象導致了醫藥板塊在4月初出現了相應補跌。
總之,從4月份前兩個交易日交易情況看,前期強勢板塊開始進入補跌階段,如歐菲光(002456)等長期上漲的成長股在本周二開始被機構有所減倉。預計滬市大盤在4月份仍將會圍繞年線附近展開弱勢震蕩行情,投資者操作上以謹慎為主,在熱點選擇上,建議繼續關注通信、醫藥等板塊。
《紅周刊》特約作者 禾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