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A股或呈震蕩格局 關注四大因素
經歷了一季度的沖高回落,今天股市迎來了二季度的交易。二季度哪些重要因素將影響市場?市場蘊含哪些機會與風險?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昨天表示,影響二季度市場走勢的因素眾多,市場呈現震蕩格局的可能性偏大,在防范風險的同時投資者可以重點圍繞一季報超預期個股及節能環保、4G等主題投資布局。
一季度大盤沖高回落
上周五是一季度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收報2236.62點,月跌5.45%,為2012年7月以來最大月跌幅;一季度累計下跌1.43%。深證成指收報8889.77點,月跌7.80%,為2012年8月以來最大月跌幅;一季度累計下跌2.49%。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一季度主板指數表現不佳,然而,以創業板、中小板為代表的小盤股指數表現仍可圈可點,其中創業板指數大漲21.38%,中小板指數上漲8.92%。
A股一季度走勢可謂是先甜后苦。滬指在1月份承繼去年12月大漲14.6%的強勢,再漲5.12%。然而好景不長,大盤在春節后的首個交易日就迎來“開門綠”,并在盤中創出本輪反彈的高點2444.8點。二月滬指跌0.83%,三月再跌5.45%,滬指目前已從最高點回落超過200點。
A股在全球股市中再一次排名靠后,同期全球主要股市漲幅明顯,日經225指數大漲19%,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0%,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8.7%,唯有香港股市與A股表現相若,一季度恒指下跌1.6%。
對于一季度的沖高回落,東吳證券分析師劉增軍昨天對記者表示,“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加強、流動性逐步收緊、地產調控加碼、IPO開閘臨近、銀監會新規沖擊等眾多負面因素,使得A股一季度呈現沖高回落走勢。近期兩市成交量較1月份上漲時段顯著萎縮,顯示投資者信心重歸疲弱,而從技術走勢來看,滬指連續跌破30天、60天等重要均線支撐,并逼近年線,技術形態趨于惡劣。”
二季度關注四大因素
記者昨天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綜合大多數人的看法,二季度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一季報、IPO重啟、CPI等經濟數據、地產調控影響等四大因素。
首先是一季報。今年一季報序幕將在4月9日由中小板的安妮股份、延華智能和創業板的特銳德三家公司拉開,而主板市場今年首批一季報則在4月10日亮相。4月27日,一季報披露工作將畫上句號。
截至3月28日,共有30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多達203家,占比65.69%。預喜家數最多的行業分別是機械設備、信息服務和化工。
“一季報將取代年報成為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它的增長或下降將直接影響大盤和具體公司的股價表現。”華泰證券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師表示。
其次是IPO重啟。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23家IPO在審企業被終止審查,IPO堰塞湖有所緩解。IPO重啟的時間點仍未明確,大多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重啟前市場開始消化影響,但未來具體沖擊有多大仍須觀察。海潤達資產仇天鏑認為,目前市場已在消化IPO重啟的影響,投資者無須過分擔憂,估計重啟后仍然會有短暫沖擊,但不會改變股市的運行軌跡。
再次是經濟數據。中國經濟是否已明顯復蘇?通脹是否卷土重來?二季度經濟數據能否繼續向好?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呈現緩慢復蘇跡象,這是本輪反彈的重要基礎之一,上述問題都是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的,尤其是CPI能否實現平穩回落,將直接影響到央行是否將繼續進行正回購來收緊流動性。
最后是地產調控影響。“國五條”地產調控出臺一度重挫市場,各地樓市調控細則步入密集發布期。業內人士認為,各地細則的嚴厲程度和落實程度將關系到地產銷售,并影響地產、建材水泥、機械等周期類板塊的表現,從而間接對大盤運行產生重要影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