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核查“大限”臨近:IPO重啟誰跑“第一棒”
[編者按]《第一財經日報》綜合監管層和中介機構等各方的信息顯示,一些符合條件的公司可能在4月之后逐步啟動IPO程序,但具體的時間點取決于各家公司的進度;截至目前,中介機構沒有收到任何有關發行批文的信息。
相關新聞
IPO“獨木橋”難過 企業苦尋“陽關道”突圍
IPO停審半年小投行焚心似火 轉攻再融資發債
IPO重啟不是洪水猛獸
財務核查“大限”臨近:IPO重啟誰跑“第一棒”
IPO再啟將如何影響市場?說得多了,也就有了影響,至少對市場情緒而言。盡管證監會曾交代過財務核查與啟動IPO程序之間的關系,但這些表態現在已經淹沒在種種猜測和傳言中。
《第一財經日報》綜合監管層和中介機構等各方的信息顯示,一些符合條件的公司可能在4月之后逐步啟動IPO程序,但具體的時間點取決于各家公司的進度;截至目前,中介機構沒有收到任何有關發行批文的信息。
IPO重啟時間大猜想
隨著IPO財務大核查自查階段截止日期臨近,北京金融街(000402)富凱大廈附近聚集了來自全國的券商投行人員,而市場也在反復猜測IPO重啟的日期。由于證監會并未給出明確的時間表,各種傳言不脛而走,其中包括“已有若干家過會企業拿到發行批文”,以及“證監會圈定了若干企業作為抽查對象”等。
記者核證了上述兩種流傳甚廣的傳言,結果顯示其“靠譜”成分很小。在自查報告尚未收齊、證監會也未著手對自查情況進行評估的時候,圈定抽查對象無從談起;而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此前也曾針對本報記者提問強調,在審企業通過財務專項核查,是拿到發行批文的“必要條件”。
一些項目通過發審會的投行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沒有從證監會方面得到任何有關發行批文的消息。至于那份所謂的抽查名單,一位保代直言其為“企業和中介機構自己嚇唬自己”。
“如果現在有抽查名單,那一定是假的。現在不僅自查報告還在繼續往會里送,哪些企業會最終知難而退、撤銷IPO申請也不知道。”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對記者說。
核查結束后啟動IPO程序
今年“兩會”之前,證監會曾組織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召開媒體通氣會。在發行工作的專場通氣會上,記者曾對相關負責人提出過IPO何時重啟的問題。得到的回復歸納起來是兩點:一是IPO開閘沒有時間表;二是財務核查是證監會出具發行批文的必要條件。
“兩會”期間,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再次回應了上述問題。據《中國證券報》3月8日的報道,姚剛在3月7日表示,IPO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核查階段,由發行人、中介機構自查;第二階段由監管部門抽查部分公司的自查報告。核查階段結束后,IPO相應程序即可啟動。
這段話是迄今為止證監會高層對IPO重啟問題的最重要的回應。由于核查階段是截止到3月31日,按照姚剛的表述,今年4月以后就會重啟IPO進程。需要注意的是,姚剛所說的是啟動IPO相應程序,這與最終的發行上市仍有距離。那些已經通過發審會,并且財務核查情況良好的在審企業可能更早地拿到發行批文,但也不排除會有其他的會后事項需要解決。
更進一步的推論或許是,在財務核查這個“特殊的反饋意見”落實之后,證監會層面不會再對發行設置障礙,但在審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最終拿到批文的時間點會因公司而異。
3月8日出版的《中國證券報》等證券類平面媒體刊登了姚剛關于IPO的相同表述。但由于網絡媒體在3月7日第一時間轉載的快訊曲解了原意,市場上產生了“上半年不會有IPO”的誤解。這種誤解不僅存在于普通投資者中間,甚至一些券商的投行負責人也這樣認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