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不松實際不緊 流動性支持反抽
周四大盤小幅震蕩,成交量環比萎縮,市場猶豫心態凸顯。我們認為,不管2444點是不是今年的高點,市場出現反抽行情的確定性都很高,其中蘊含的波段機會或僅次于一輪行情啟動后的上漲階段。
從市場經驗來看,一輪行情的演繹往往需要經歷上漲——調整——反抽——結束四個階段。我們認為,反彈見頂點意味著市場開始缺乏趨勢性機會,但在調整之后、行情正式結束之前仍然存在波段性與結構性機會。典型的反抽案例如2009年9月至2009年11月、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2012年4月至2012年5月,其中的個股機會均值得把握。
從上述三輪反抽案例來看,基本上具備以下兩個特征:一是市場在反抽之前需要經歷相當大幅度的調整,一般將回吐前期漲幅的46%到68%不等;二是反抽的空間往往相當樂觀,反抽后市場達到的高點與前期頂點一般相差不到5%。因此,從風險與收益的匹配關系來看,市場反抽之前投資者應以風險防范為主,而反抽之后應積極參與。
此外,市場反抽也需要諸多因素的配合。一是經濟層面。如2009年9月至2009年11月,經濟復蘇的勢頭仍在延續,企業盈利拐點得到驗證,反抽的基礎扎實。二是預期層面。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貨幣政策開始拐頭,經濟有所回落,但市場預期卻明顯滯后。三是制度層面。2012年4月,“溫州金改”疊加“郭氏新政”,投資者持股信心大增,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反抽行情的出現。
與前期相比較,我們認為下一階段反抽行情出現的概率較大,但驅動因素或發生改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濟層面難以出現明顯改觀,驅動力量更有可能來自流動性因素的變化。
從經濟層面看,弱復蘇態勢難以明顯改變。一是前兩個月的宏觀數據低于預期,預計3月工業數據或繼續低迷。二是從中觀數據來看,重卡、工程機械、鋼鐵、煤炭、有色等表觀需求明顯不足。三是“國五條”、“463號文”對地產投資、地方基建投資影響仍不確定。此外,從城鎮化率等指標來看,我們認為新一屆政府對投資態度傾向于保守。
展望下一階段,我們認為流動性或將成為驅動市場反抽的重要力量。一是“預期不松”。從今年的M2目標來看,貨幣政策將呈現出“中性偏緊”的格局。而隨著央行連續正回購的出現,市場預期未來流動性或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二是“實際不緊”。從近期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票據貼現利率、溫州民間綜合利率指數等指標來看,整體宏觀流動性依然呈現出相對寬松的格局。因此,流動性有望成為驅動市場反抽的主要力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