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預計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受“國五條”細則出臺影響,周一A股大幅調整。多家基金公司認為,“國五條”出臺引致市場劇烈震蕩,主要原因是市場擔憂其導致經濟復蘇放緩。但從積極意義上講,本次調控并沒有帶來貨幣信貸政策的收縮,市場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博時基金經理王燕認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經濟周期底部向上的趨勢比較明顯,基建和房地產的火熱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復蘇,而其它行業回暖跡象并不明顯。年初市場普遍預期開發商經過去年市場回暖和庫存的快速銷售,房地產這一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鏈將再次迎來爆發,但超出很多人預期的“國五條”新政出臺迅速帶來觀望情緒,中國經濟復蘇的勢頭可能減弱。
王燕指出,當前的經濟復蘇較弱,不過整體相對過去兩年而言,經濟復蘇趨勢仍可確認,流動性整體回升改善。目前A股的風險偏好水平上升,一季度前兩個月的主題投資十分火熱,若不能繼續兌現貨幣政策寬松和企業盈利預期,則投資人要承擔較大風險。下一階段,重點關注一季報中盈利比較確認的板塊,如醫藥和電力板塊。在投資策略上,不同行業間的分化、同一行業不同企業間的分化都將是巨大的,應進行自下而上的個股分析,有意識淡化行業輪動和行業選擇。
國投瑞銀基金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屬于長期潛在增速放緩過程中的階段性回升,回升動力主要來源于政府和居民的加杠桿行為。但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力度超出市場預期,也顯著降低了市場對于下半年宏觀經濟的增長預期。值得注意的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宏觀經濟背景與此前歷次不同,貨幣信貸政策可能不會明顯收縮,而且管理層也強調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格局,因此流動性相對寬松的背景下證券市場仍然存在結構性機會。當前經濟趨弱和流動性寬松的格局有利于成長股和消費型行業,看好估值相對較低的大眾消費品以及消費電子、環保、軍工為代表的主題投資機會。此外,建議關注行業基本面反轉的通信和電力設備行業,以及制度紅利釋放帶來基本面可能反轉的保險行業。(江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