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預期助推3月行情再步上升道
龍去蛇來,與節前形勢出現鮮明反差的是,節后利空消息頻出,包括國務院對房地產調控的加碼、單周凈回籠資金量創歷史新高以及各行業反對鋪張浪費所帶來的消費萎縮等一系列結構性緊縮措施,對A股形成巨大沖擊,導致滬指震蕩回落,并在2月21日創出15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不過基于管理層呵護市場的多項舉措以及兩會的政策紅利預期,3月行情有望重新步入上行通道。
首先,從國內情況看,今年1月份出口增速創21個月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和新增信貸強勁增長,PPI環比由跌轉升,受春節黃金周影響消費快速增長,這些數據顯示經濟正在溫和復蘇中。
其次,從政策方面看,管理層近期在政策支持方面,向A股釋放積極信號。2月24日,新華社報道稱,證監會日前已經完成《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的修改程序,目前正進行部委會簽程序,不久將正式實施;2月26日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全國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經啟動;2月27日發布的《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明確表示,允許包括企業應收款等財產權利作為證券化的基礎資產,委托券商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方式進行投資管理,為持有基礎資產的原始權益人取得收益。
再次,從流動性方面看,央行大量回籠流動性,但銀行間流動性仍然保持寬松。上周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8600億元,央行公開市場正回購500億元,共計回籠流動性9100億元。銀行間市場7日質押回購利率保持3.00%左右的較低水平,珠三角票據直貼月率進一步降至3.95%。。市場無風險利率和流動風險溢價微幅上升、信用風險溢價繼續下行。上周末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微幅下降至3.57%左右水平;市場流動性溢價(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1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小幅上升0.8個百分點的水平。信用利差(3A企債收益率與國債收益率利差)下降顯著,由節前的1.76個百分點下降至1.59個百分點。
估值方面,風險溢價有所上升,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壓力猶存。大多數行業估值上升,從絕對市盈率來看,僅有色金屬、醫藥及輕工制造估值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其余行業估值均低于歷史估值。從相對市場市盈率來看,金融服務、建筑建材以及房地產的相對市場估值處于歷史低位。
3月的行情,更可能的是一個反復震蕩并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前期漲幅較大的周期板塊將繼續獲利回吐,盤面的賺錢效應更多地體現在題材熱點上。基于政策、業績、季節性等因素,從以下三個方面選出建議超配的行業:1.選擇估值較低的金融服務及建筑建材行業;2.選擇年報及季報業績較好的公用事業、信息服務行業;3.選擇景氣度持續提高的醫藥生物、電子行業。
個股選擇方面,前期漲幅小的公司、一季度增長預期較強并有估值優勢的公司以及環保、鐵路建設等主題投資概念股或相對更有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