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盤時間》1328期:滬指漲0.6%逼近2400
今日兩市股指在前兩日下跌后呈現探底回升態勢,早盤股指受銀行、券商等金融股領跌拖累下探,滬指受20日均線支持回穩午后上揚,沖擊2400點。兩市迎來蛇年首陽,個股活躍,創業板低開走高漲3.8%創近期新高站上850點,環保、燃氣、醫療、醫藥、互聯網、食品、旅游、傳媒等題材股漲幅居前。
截止收盤,滬指報2397.18點,上漲14.26點,漲幅為0.60%,成交972.2億元;深成指報9645.87點,上漲94.94點,漲幅為0.99%,成交958.7億元。
梳理近期發生的事件,五條線索值得重點把握:
一是京津冀霧霾檢出大量危險含氮有機顆粒物、濰坊等地區地下排污事件,使環保概念極有可能持續引起社會和資本市場的關注。
二是朝鮮核試驗引起國際政局緊張,促進各國軍事開支與建設,將引致資本市場軍工概念股的火熱。
三是中央一號文件鼓勵資本下鄉、鼓勵城市工商資本下鄉發展種養業,首提發展家庭農場,“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下的農業板塊值得期待。
四是福建規劃開發無人島嶼,充分利用其區域優勢,綜合發展農業、漁業、物流、旅游等新型城鎮化的區域投資機會,相關個股值得關注。
五是高科技的3D打印和干細胞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不僅是醫學水平的進步,更是人類生命的福音,3D概念與干細胞概念將再次進入投資者的視野。
板塊方面,醫療保健今日走勢強勁,個股全線飄紅,終盤漲4.89%,漲幅領銜滬深兩市。環保行業走強,收盤漲4.76%。水務行業走強,終盤漲2.95%,居漲幅榜前列。此外,互聯網、家用電器和燃氣供熱板塊強于大盤;保險行業、銀行行業板塊弱于大盤。
資金流向:個股方面,滬深兩市共有5成個股被主力資金凈買入,有5成的個股被主力資金凈賣出。其中,主力資金流入前5名的個股分別是:創業環保、康美藥業、華蘭生物、華麗家族、天壕節能;主力資金流出前5名的個股分別是: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板塊方面,主力資金流入排名靠前的分別是:中藥、生物制品、醫藥制造、供水供氣、食品加工板塊;主力資金流出排名靠前的分別是:銀行、證券期貨、房地產、煤炭、工程建筑板塊。
分析認為,近期指數上沖動能不足,顯示前期獲利盤逢高減持的壓力較大,在政策層面相對真空的情況下,技術面的壓力對市場走勢暫時起到了主導性影響。不過,這種源自于技術上的調整,其時間與空間勢必不會過大,而從市場資金流動情況來看,在銀行、地產等權重板塊調整的同時,以醫藥生物為代表的消費股以及業績成長性較強的中小盤股票仍贏得了資金的青睞,顯示資金并未完全撤離A股,而更多是在市場中進行再配置,指數的下挫正是這一資金再配置行為的反映。短期而言,盡管此前有關二套房首付與貸款利率提高的傳聞被辟謠,但在近期一線城市房價明顯上漲的情況下,投資者對于政策對地產板塊的壓制仍將持續擔憂,這勢必影響未來地產股的走勢,當然,在經過了持續的調整后,部分地產股也存在著短線技術性反彈的機會。
消息面:
記者獲得的某證券公司調研報告稱,從目前的情況看,盡管相關部門尚未發文暫停二套房貸,但消息應“基本屬實”。從節奏上來看,近期應該會陸續有銀行暫停二套房貸,節奏上先國有后商業,但不會一下子完全暫停。
外圍消息:
亞太主要股指多數收升,僅新西蘭股指下跌。其中,日本股市創逾4年新高,韓國股指延續連日來漲勢。
日本東京日經225指數收報11468.28點,漲95.84點或0.84%,創下2008年9月以來最高收盤水平。韓國綜合指數收報2024.64點,漲38.81點或1.95%,連升六個交易日。澳大利亞標普200指數收報5098.72點,漲16.82點或0.33%,連升三個交易日。新西蘭NZX50指數收報4214.24點,跌29.97點或0.71%,此前連升兩個交易日。中國臺灣加權指數收報8029.10點,漲68.22點或0.86%,連升四個交易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