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行情進入個股“深耕”階段
1月行情表現依然強勢,在權重股尤其是銀行股持續走強的背景下,大盤始終拒絕深幅調整,持續上演逼空行情。不過,股指從1949點反彈至今已上漲逾430點,反彈幅度高達22%,期間沒有像樣的調整,熱點更是經歷了權重藍籌股拉升-個股全面活躍-權重股再拉升-滯漲股補漲的四階段,依靠銀行股持續快速拉升指數的第一波行情或已進入后段,不過兩會之前市場做多氛圍仍將相對濃厚,2月市場總體將進入個股深耕階段。
中期走強基礎尚存
2月仍處兩會之前政策消息面相對寬松的時間周期,而在此節點上,經濟小周期復蘇仍處于不斷驗證及強化的階段,市場總體做多氛圍仍將濃厚。
首先,經濟數據上,近期公布的1月匯豐PMI為51.9%,相比去年12月回升0.4個百分點,創下近7個月以來新高,顯示中小企業的復蘇跡象趨于明顯,經濟小周期復蘇的基礎得以進一步夯實。此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去年四季度增速也出現明顯回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協會即將公布1月PMI數據,預計復蘇勢頭仍將延續。這意味著,兩會之前,經濟向好預期依然是市場的主流判斷,且2月份公布的經濟數據仍將無法證偽。
目前經濟基本面的向好預期仍然存在,除此之外,管理層呵護股市的意愿也仍然明顯。一方面,證監會持續不斷引進戰略投資者。30日消息稱擬對臺增加1000億元RQFII額度,后續也有望對臺灣居民開放RQFII2(人民幣境外合格個人投資者),不斷為A股輸血;另一方面,市場預期IPO開閘會進一步推遲。這些都將持續為股市制造較為寬松的股票供給環境,再考慮到1月份新增貸款依然高達萬億左右,一季度資金面總體依然非常寬松,為中期反彈行情進一步深化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從估值來看,盡管經過持續的反彈,市場估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目前上證A股、滬深300的估值依然是5年以來的低位。銀行股經過大幅上漲過后,目前整體板塊PB已上行至1.33倍,但依然低于歷史中樞水平1.5倍。此外,地產股總體估值也依然較低,這為當前的市場行情提供了一定的安全閥,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股指調整的空間。低估值狀態加之兩會的寬松環境,更為后續個股做多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氛圍。
緊抓復蘇主線
銀行、地產等權重藍籌股的估值修復成為本輪反彈行情的關鍵主線,后續兩大板塊的走勢依然將對股指運行走勢產生深遠影響。不過,銀行板塊經過持續兩個月的逼空上漲,累計漲幅已超過40%,尤其是本輪反彈標桿股——民生銀行的漲幅超過60%,且已經逼近歷史高位,后市持續上行面臨較大壓力,這也意味著銀行股持續高舉高打的逼空走勢或面臨一定的休整需求。相比之下,地產股已經持續調整了一個月,后續有望接力銀行股。不過,兩會即將來臨,房價問題仍是敏感話題,尤其是房價攀升下的地產調控預期仍將對地產板塊形成一定壓制作用,地產股恐怕無法持續走出類似銀行股的逼空上漲走勢。
可見,各個板塊輪番上漲后,兩市所有板塊除了地產股之外,幾乎找不到較為明確的估值洼地,近期連高速公路、鋼鐵等板塊都進入了瘋狂補漲的運行走勢。因此,市場短期面臨一定調整需求,預計春節長假前仍將維持高位震蕩,以消化上行過程中獲利豐厚籌碼的回吐壓力以及套牢盤解套壓力;節后,個股經過暫時休整過后,春季行情依然有望再度發力。
后續建議緊抓復蘇主線,繼續把握強勢個股。一方面,自上而下地主抓以房地產為主線的相關產業鏈個股,具備估值優勢的地產股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但受制于政策調控預期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相關的水泥建材、建筑裝飾、家用電器、家具等板塊或有更出色的表現;另一方面,自下而上,隨著年報業績的逐漸披露,業績復蘇明確,估值不高的個股依然值得持續關注,在個股深耕階段,有業績支撐的個股依然有望強者恒強,而一季度業績可能超預期的板塊也可予以關注,如券商、焦煤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