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市場暖風頻吹 “龍尾”行情值得期待
要想看清一年的行情確實很難,諸多機構發布的2013年投資策略用不了多長時間又將成坊間談資,或許沒有幾家機構能想到2012年12月的A股市場“如此給力”。其實真的不能抱怨這些專業投資者的預測能力差,再專業的投資人最實際的做法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據市場的不斷變化來調整自身的投資策略,再好的計劃也趕不上變化,所以依舊不要沉浸在牛市是否來臨的糾結中。
2013年到了,但距離中國傳統的農歷年還有一段時間,龍年還沒有過完。隨著美國財政懸崖問題的初步解決,外圍市場在2013年伊始起了個好頭,而且從各種分析觀點看,2013年全球的資本市場似乎都有著不錯的前景。對于A股市場而言,2012年12月高達14%的月漲幅已經不小,從“內力”來講,理論上存在不小的震蕩整理壓力,但元旦期間財政懸崖問題的緩解似乎給A股又提供了“外力”支持。那么“龍尾”行情究竟會如何演繹呢?繼續維持偏強格局的判斷應該是一個大方向。
我們先分析一下維持強勢格局的邏輯是什么。其實很簡單,一是2012年的強勢上行趨勢必然會有一個延續過程,從漲幅上看,或許近期不會再有單月上漲超10%的情況出現,但一個階段趨勢形成后不可能在沒有任何負面作用力出現的情況下戛然而止,更何況歷來年初走勢都會相對樂觀。二是前期還在猶豫的資金在年初會擇機進入,盡管有了300點的漲幅,但以目前的資金分析判斷情況來看,沒有多少資金認為行情已近終點,利用年初的大好時機將行情做足倒是成為不少資金的共識,所以即使年前沒有入市的資金,在當前也會找到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點入市。三是外圍市場的外力在目前可能會發揮作用,雖然A股“跟跌不跟漲”似乎成為了一種慣例,但也要考慮A股所處自身環境,在一個本身就難以刺激投資欲望的階段,再強的外力往往也是曇花一現,而在一個自身投資欲望膨脹的階段,外力就會出現正向反應甚至是過度反應。
我們再分析一下現在已經進場的資金會否轉戰,以及可能新進資金的青睞目標會是誰。從資金介入程度上分析,本輪行情主力資金介入最深的板塊應該是以銀行股為首的金融股和地產股,銀行股盤子大,幾億元資金扔進去也顯不出什么,因此,介入銀行股的資金不可能是一般意義上的游資,同樣,也不是急于一時就要顯現投資收益的資金,就算銀行股依舊有可以預見的上漲空間,但從相對收益上講,普通投資者的最佳獲利點或許不在于此。再看地產股,其實地產股是2012年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漲幅已然不菲,而且未來政策預期肯定是好的,但由于房地產價格仍在漲,所以政策不確定性最大的就是房地產,在預期很好的市場里把資金投向一個不確定的領域并不是獲取政策紅利的最好辦法,理論上講,房地產股的風險收益比已經不高了,投資其他股票應該會有更好的預期收益。
從歷史上多次行情的熱點演變過程來看,階段行情的初期和末期往往都是權重股的活躍時間,而中段則是中小盤個股的活躍時間,即其后于權重股啟動,但卻先于權重股結束。如果說2012年12月的行情是權重股控制指數的話,那么接下來的行情演繹就可能是放開指數做個股的階段了。雖然放眼未來一段時間,以周期股為首的大盤股很有可能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周期股”乃至“大盤藍籌股”本身就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界定,雖然以創業板(行情股吧買賣點)和中小板(行情股吧買賣點)為首的中小盤股在整體估值上沒有什么優勢,而且還有不斷的解禁壓力,但在一個有超過2400家上市公司的市場里,股票的個性化投資是能夠取得超額收益的關鍵,不管它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是周期股還是消費股,只要具有能夠超過指數的投資收益預期就能夠吸引資金。
所以作為普通投資者,2013年初的市場不要有太嚴格的既定投資計劃,依據自身的投資喜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投資標的,風險承受力相對差的投資者多注意金融、地產、煤炭、酒類等大類投資標的調整時帶來的機會;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可以把目光多放在主題投資身上,甚至就是純粹的概念炒作也有一定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