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只股集體破凈 交通運輸等三行業成重災區
編者按: 目前,滬深兩市破凈股已達95只,即這些股票最新收盤價跌破每股凈資產(不含凈資產為負的個股)。從所屬行業來看,交通運輸、黑色金屬、金融服務3行業成為破凈重災區,其中交通運輸行業共有21只個股破凈;黑色金屬行業共有17只個股破凈,大部分為鋼鐵股;金融服務行業共有10只個股破凈,均為銀行股。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明年這些行業有望走上復蘇之路,其相關個股或將否極泰來。故此,今日本版特對這三個行業進行分析梳理,以饗讀者。
交通運輸 行業景氣度有望提升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交通運輸有21只個股破凈,成為申萬一級行業破凈個股數最多的行業。
交通運輸的破凈個股包括中海集運、海南航空、大連港、皖通高速、四川成渝、招商輪船、現代投資、粵高速A、中遠航運、山東高速、深圳機場、福建高速、天津港、楚天高速、華北高速、中原高速、深高速、贛粵高速、廣深鐵路、中海發展和營口港。
從昨日的市場表現看,在這21只個股中,大單資金凈流入的個股有現代投資、山東高速和中原高速。
目前市盈率低于20倍的股票有贛粵高速、四川成渝、山東高速、現代投資、皖通高速、深高速、天津港、深圳機場、海南航空、楚天高速、廣深鐵路、華北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和粵高速A。
從今年前8個月交通運輸行業各子行業運營狀況和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看,2012年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境況仍不樂觀。國內公路、水路運輸等子行業在剛性需求支撐下業務規模尚能保持一定增長,但增長步伐顯著放緩;而國際運輸業務形勢嚴峻,整體需求疲軟的困境并未得到明顯改觀,中國遠洋和中海集運仍面臨巨虧窘境,上半年虧損額分別達到48.71億元和12.81億元。此外,各大上市航空公司業績繼續受困于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及匯兌收益減少的壓力,上半年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由于與宏觀經濟的相關度較高,交通運輸行業在經濟下行周期內,行業整體景氣度將受到負面沖擊,2012年該行業仍無法走出負增長的低谷。不過,隨著經濟見底的周期不斷臨近,政府重新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以刺激經濟增長,交通運輸行業有望在明年走上復蘇之路。
國泰君安認為,近日航運股隨市場調整;中長期角度行業周期底部徘徊,時間成本和長期投資價值并存。
黑色金屬 基建項目助推行業需求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黑色金屬有17只個股破凈,成為申萬一級行業破凈個股數第二的行業。
黑色金屬的破凈個股包括大冶特鋼、南鋼股份、三鋼閩光、新興鑄管、山東鋼鐵、太鋼不銹、凌鋼股份、杭鋼股份、寶鋼股份、新鋼股份、武鋼股份、本鋼板材、馬鋼股份、安陽鋼鐵、華菱鋼鐵、河北鋼鐵和鞍鋼股份。
從昨日的市場表現看,在這17只個股中,大單資金凈流入的個股有鞍鋼股份、寶鋼股份、太鋼不銹、華菱鋼鐵、杭鋼股份、本鋼板材和凌鋼股份。
目前市盈率低于20倍的股票有贛粵高速、四川成渝、山東高速、現代投資、皖通高速、深高速、天津港、深圳機場、海南航空、楚天高速、廣深鐵路、華北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和粵高速A。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我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64億元(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23.85億元),同比下降49.4%;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358億元,同比下降14.5%;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實現利潤249億元,同比下降68.1%。7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19.85億元,主業虧損已較為普遍,一些企業甚至實行“寧讓價格、不讓市場”的營銷策略,但部分創新驅動能力較強、產品結構貼近市場、資源自給率較高的鋼鐵企業,仍保持一定盈利水平。
因此,市場人士認為,今年5月份以來,我國經濟政策轉向以保增長為主,9月初,發改委批復總投資規模逾萬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預計下一階段上述保增長舉措有望對鋼材需求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鑒于經濟形勢整體仍處于筑底階段,預計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在短期內難有大起色。
金融服務 銀行業盈利水平穩定增長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金融服務有10只個股破凈,成為申萬一級行業破凈個股數第三的行業。
金融服務的破凈個股包括中國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
從昨日的市場表現看,在這10只個股中,只有中國銀行上漲,漲幅達0.36%。目前這10只股票市盈率均低于20倍。
對此,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短期看,盡管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和經濟增速下行環境下銀行業基本面偏弱,且暫時內難以出現趨勢性改變,但當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實后,企業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需求將有所回升,全年銀行業的盈利水平,將能夠繼續保持一個基本穩定的增長。
近期,央行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主要是起短期調節作用,隨著銀行間市場逆回購規模的積累,在CPI持續下降和穩增長大要求下,未來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但是對于銀行來說,無論降準或降息,都將對其議價能力產生相對不利的影響。
瑞銀證券認為,次級債發行力度加大,提高內生積累將是未來銀行提升資本的主要方向。四季度部分上市銀行加大次級債發行力度,預計年底之前規模或將達到1500億。次級債發行力度加大主要原因在于2013年1月起發行次級債被認定為附屬資本的條件將更加嚴格。考慮到2013年前所發行的次級債的到期和減記(每年10%),未來上市銀行主要資本補充渠道將是內生積累和創新資本工具,因此提高內生積累能力將是中長期銀行提升資本的主要方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