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因素交織 大盤繼續牛皮震蕩
昨日,A股經受住了隔夜歐洲股市大跌壓力頑強收紅。但令人遺憾的是,市場仍未擺脫窄幅區間震蕩格局,牛皮市特征明顯。
在2132點上下的震蕩格局已經維持了5個交易日,雖然前一交易日歐洲股市出現集體大跌,但由于國內多重利好因素的支撐,A股昨日即使低開,滬指收盤也強行拉紅,但僅上漲1.54點。盤面上,摘帽預期、鋼鐵、玻璃、航空、電力等板塊上漲,而前期漲幅較大的頁巖氣、地熱能、養殖、交運設備、煤炭、黃金等板塊繼續調整。不過,雖然股指勉強拉紅,但成交量依舊維持在較低水平。
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表示,維穩所產生的影響力正在逐漸發酵,但因為前期超跌反彈后,有部分套牢盤和獲利盤在目前點位都需重新洗牌,所以才會出現指數膠著,不上不下的局面。
利好累積效應支撐
消息面上仍以利好因素居多。雖然隔夜歐洲股市出現集體暴跌,但A股僅以一個低開動作就消除了不利影響。從國內方面看,有三條明顯的利好在支撐大盤。
首先,匯豐PMI創三個月新高,有效緩解市場對經濟疲軟的擔憂,其數據也印證了經濟或已經觸底預期。其次,統計局網站消息,初步核算的2012年1-3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5348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第三,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對于短期市場,申銀萬國分析師劉軍告訴記者:“從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數據來看,宏觀經濟幾乎已經可以判定觸底,現在就是在筑底過程。而從市場來看,三季報公布到現在,業績下滑等不利因素的負面效應也在消退。從政府行為看,今年最后的兩個月宏觀經濟數據將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從行政手段反映到貨幣工具的效應也將初步體現出來。”
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馮文鎖認為,市場對最新宏觀經濟數據的解讀是頗為積極的,但對經濟增長趨勢的判斷卻是審慎的。盡管報告中“復蘇”、“回升”、“觸底”等詞條出現的頻率較高,但在描述復蘇或回升形態的時候大多預期為“L”型,對經濟增長動力的評估是溫和的,即使底部成立,反復和震蕩的可能性仍較大。“相信在這種情況下,用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數據來確認復蘇(經濟底部)的可靠性是多數研究者的現實選擇。”馮文鎖判斷,市場已在向積極的方向轉變,但還需要政策進一步鞏固;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政策只會更為寬松。
夯實底部才能反彈
根據上述分析,大盤目前這種不上不下的格局終將會被打破。但究竟會在何時選擇突破,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銀河證券分析師王皓雪認為,當前經濟從緩中趨穩轉向筑底企穩,四季度有望小幅反彈,臨界區域指標持續改善;政策穩定經濟的預期繼續加強,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我們預計近期市場將延續反彈態勢,否極泰來的概率加大。從投資機會看,繼續看好低估值周期板塊的估值修復,以及三季報業績穩定的消費類行業等,可關注非銀行金融、地產、建筑建材、工程機械、電力設備、乘用車、食品飲料、醫藥等。
東吳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經過近期持續上漲后,引領本輪反彈的主力軍銀行、地產和煤炭石油積累了較大的獲利籌碼,技術上也面臨多重壓制,大盤仍有回調整理的要求。但在四季度經濟觸底回升的預期下,各路資金進場的意愿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大盤反彈趨勢仍有望延續,因此預計股指回調幅度不會太大,多方在60日均線附近有望再次發起攻擊。
劉軍則告訴記者:“本周上市公司三季報密集公布,盡管整體預期不會出現大的改變,但一些業績出現下滑的公司股價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會對股指形成拖累。再加上目前股指處于前期密集成交區以及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3860億元創年內次高、周二逆回購僅910億元,本周凈回籠格局難改等因素,股指短線仍需夯實底部才能繼續反彈,否則仍將繼續尋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