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筑底企穩態勢基本確立 震蕩中延續反彈之路
上周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普遍好于預期,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基本確立;政策維穩預期繼續加強,外圍市場繼續回暖,投資者信心有所提高。對此,券商研究認為:經濟擔憂暫緩, 震蕩中延續反彈之路.
⊙銀河證券研究所
一、經濟筑底企穩態勢基本確立,市場延續反彈概率較大
從上周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來看,筑底企穩跡象初現。第三季度GDP增速7.4%,下降幅度明顯收窄,消費、投資、外貿、金融等指標普遍好于預期,顯示中國經濟從緩中趨穩轉向筑底企穩,預計四季度經濟有望小幅反彈。從我們持續跟蹤的臨界區域指標來看,也是在持續改善,市場有望否極泰來。
我國9月份CPI同比上漲1.9%,實際正利率維持正值。實際利率指標今年從2月份開始由負轉正,之后一度小幅進入正利率的狀況有所反復。4月份二次轉正,之后始終維持穩定的正利率狀態,并且保持在1%左右。9月份實際利率達到了1.1%。實際利率穩定在正值以上主要受益于通脹持續下行,如果該值能持續穩定在正值以上,從而企業盈利探底企穩,那么股市有望曲折回升。
庫存壓力繼續緩解。從9月份官方PMI分項指標看,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原材料庫存與產成品庫存分項之差有所縮窄,這一指標從8月份的-3.1%縮窄到9月份的-0.9%。此外,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生產指數等指標也有所回升。PMI數據表明當前制造業雖然處于收縮通道中,但筑底跡象逐漸顯現。四季度經濟有望弱反彈,市場也有望止跌回穩。
M1、M2明顯反彈。從9月份數據看,M1、M2分別增長7.3%和14.8%,兩者同比增速較之前一個月有明顯反彈,凸顯央行“穩增長”意圖。
二、對政策穩定經濟的預期繼續樂觀
近期鐵道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鐵路投資增長強勁。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高達92.68%,基本建設投資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111.36%,當前不斷放松的貨幣環境也在為鐵路投資減壓。以廣東為例,近期廣東省各個城際軌道項目都獲得了投資額度的提升,從10月份開始還陸續將有其他4條新線開工建設,投資進度正在全面提升。
上周國務院批復了天津、河北等8個省市的海洋功能區劃,同時經過我國10省區的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開工,開始全面開建。這些穩增長的政策都有利于實體經濟的企穩回升。
同時,資本市場政策也不斷加碼。證監會上周公布的最新QFII數據顯示,9月份共有7家機構獲得QFII資格,至此今年共有53家機構獲得QFII資格。對比2010年和2009年的獲批數量,可以看到今年的審批速度明顯加快,境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反應積極。這對繼續增強投資者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反彈有望持續。
三、投資者情緒有所好轉,外圍市場有助于提振A股市場信心
從技術上看上證綜指和深成指都突破了60日均線,將對投資者心理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近期個別產業資本加大了對股市的關注度,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信號。當前投資者情緒已經較前期持續下跌時有了明顯改善。
盡管上周美國股市由于業績不如預期而大跌,但美國經濟復蘇強勁。上周公布的美國9月份新屋開工較上月大增15%,至87.2萬戶,創4年新高。此外,美國9月份營建許可升至89.4萬戶,也為自2008年7月以來最多,同比增45.1%。以房地產復蘇引領的美國經濟回升強勁,無疑會帶動全球以及我國的出口企穩回升。
歐洲方面,上周召開的歐盟峰會在希臘問題和銀行監管問題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三駕馬車與希臘終于達成一致,關于銀行監管問題也原則性達成一致,且在2012年底前框架完成。總體看,外圍市場將對提振A股市場情緒產生正面影響。
總之,當前經濟從緩中趨穩轉向筑底企穩,四季度有望小幅反彈,臨界區域指標持續改善;政策穩定經濟的預期繼續加強,外圍市場回暖,風險偏好加大,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我們預計近期市場將延續反彈態勢,否極泰來的概率加大。
從投資機會看,繼續看好低估值周期板塊的估值修復,以及三季報業績穩定的消費類行業等,可關注非銀行金融、地產、建筑建材、工程機械、電力設備、乘用車、食品飲料、醫藥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