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見底 A股或先于經濟企穩(wěn)回升
三季度經濟數據10月18日出爐,盡管國內生產總值(GDP)創(chuàng)下3年半增速新低,但從“三駕馬車”等指標來看,經濟見底跡象已露端倪,第四季度有望轉暖回升。在市場情緒轉暖的預期聲中,A股市場或先于經濟走出反彈行情。
經濟見底回升
近期密集出爐的經濟數據可謂喜憂參半。在9月CPI重回“1時代”,PMI向“枯榮線”靠攏,貨幣增速和外貿增速有所好轉的同時,發(fā)電量、工業(yè)增加值仍呈現下滑態(tài)勢。而三季度GDP數據的出爐,更印證了整體經濟形勢的疲軟。
不過從“三駕馬車”的表現來看,外貿逐漸好轉,固定資產投資平穩(wěn)較快增長以及消費穩(wěn)定發(fā)展,似乎預示著經濟很可能在三季度觸底。
在一片經濟見底回升的預期之下,作為反映經濟晴雨表功能的A股市場也迎來一絲曙光。
A股市場昨日開盤即一路上揚,上證綜指成功站穩(wěn)2100點大關,收報2131.69點,上漲1.24%;深證成指上漲1.82%,收報8798.20點。
A股價值凸顯
從2007年10月16日攀上6124.04點的歷史高位,到當下掙扎于2100點,上證綜指5年間跌去了近2/3。
而在前4年融資總額超過2.3萬億元、今年大幅擴容依舊的同時,滬深股市總市值由當年的28萬億元縮水至21萬億元。這意味著5年來A股“蒸發(fā)”了高達約10萬億元的市值。
不過,經過過去3年的持續(xù)調整之后,當前A股動態(tài)市盈率僅為約11.7倍,處于歷史低谷。在中國GDP仍保持7%以上較高增速、經濟企穩(wěn)跡象逐漸顯現的背景下,A股正日益顯現其投資價值。
近期QFII抄底、基金加倉、匯金增持等一系列現象正印證了這一點。尤其是對十八大政策預期和前期創(chuàng)業(yè)板承諾不減持等因素,堅定了機構的操作方向。
市場情緒轉暖
10月份以來,A股市場已走出一波反彈行情,在經歷了2000點破位后,市場悲觀情緒已有所釋放。基金經理對于未來的行情走勢漸成樂觀態(tài)勢。
目前雖然三季報還未披露完畢,但業(yè)績預警情況已現積極因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A股的走勢。
博時基金指出,基于1002家已公布三季度業(yè)績預警公司的可比數據,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速平均要高于上半年3.05個百分點,其中多數行業(yè)的盈利增速有所反彈。據此推測,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盈利增速繼續(xù)下滑的可能性減小,甚至有可能出現微幅回升。
不過,華泰柏瑞基金經理方倫煜認為,股價對經濟數據和企業(yè)盈利有了充分的反映,在下一個業(yè)績披露期來臨之前,非業(yè)績因素往往將起到決定作用。只要政策或經濟數據或國外形勢出現一絲樂觀的因素,市場就可能出現一輪反彈。(桑彤 潘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