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顯企穩跡象 市場反彈可期
策者,出謀劃策也。面對變幻莫測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尤其是小投資者非常需要權威專家的資本策。
剛剛公布的九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四季度宏觀經濟企穩概率加大。
2012年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接近臨界點,為2012年5月以來連續4個月回落后的首次回升。四季度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將回升到50%以上,預示工業生產正在觸底。
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232億元,同比多增1539億元;寬松政策的效應會在今年四季度有很好地發揮。預計四季度新增貸款2萬億元,全年新增超過8.5萬億。貸款增長有利于投資增長,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將企穩回升,全年增速在21%。
9月份,我國出口1863.5億美元,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14953.9億美元,同比增長7.4%。今年以來中國外貿表現不佳,主要是由于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特別是歐債危機趨于惡化,國際市場需求嚴重不足所造成的,四季度出口增長會有所好轉。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比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小幅回落。7月CPI1.8%的漲幅可能成為年內低點,價格上漲的壓力依然是中國經濟長期面臨的挑戰。在9月份1.9%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2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7個百分點。
從8月份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看,除了翹尾因素貢獻了0.6個百分點之外,新增漲價因素對物價的貢獻是1.4%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不能忽視。CPI三季度見底,四季度略有回升,預計全年CPI漲幅在2.8%。9月份數據有助于平復市場的通脹預期,再加上10月份有65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或令降準預期再度升溫。
政策方面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于2012年9月17日公布。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政策措施。從完善金融調控、優化組織體系、建設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維護金融穩定、加強基礎設施等七個方面,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
5月7日至5月8日,“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證監會郭樹清主席等領導發表講話。放松管制、推動創新是此次大會的主基調。創新大會對于行業的影響體現在制度、業務和監管的全面放松。
以上可以看出國家金融業發展愿景和資本市場監管層,從政策頂層設計為資本市場、證券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表明我國資本市場、證券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從市場估值角度看,不論是縱向還是橫向比較,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都有一定優勢。從市盈率角度分析,已經處于歷史最低位,較當前國際主要股指估值處于相對低估狀態。
從技術分析看,目前A股有階段性頭肩底之虞。綜合分析看,目前A股市場值得高度關注。配置方面重點配置白酒、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保險、證券等板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