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技術指標 大跌后仍有反彈機會
昨日,上證指數下跌45點,跌幅達2.14%,深證跌幅達3.93%,其中,權重板塊地產和金融板塊成為下跌的主要動力,前期熱點,如軍工、基建等活躍個股跌幅也較大,市場漲停個股僅有7只,大盤弱勢格局再度顯現。
但消息面上,我們看到,中央高層特別提出把股民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而近一個月的IPO上會一直處于暫停狀態。同時,8月份,外管局對QFII的審核速度也不斷加快,整個8月份QFII獲得審批資金近百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的審批額度已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審批額度,而這些資金有很大一部分是進入股市的,加之后市轉融通的推出,股市的資金將越來越多。目前IPO對于市場的抽血作用得到有效緩解,有關部門不斷表態要支持股市的長遠發展,所以未來政策面和資金面帶來的做多動力依然可期。基于這樣的大環境,我們再來看看后市大盤的走勢。
從技術上看,滬指的中短期均線20日均線、30日均線目前都已從下跌轉平,10日均線還在加速上揚,5日均線鉤頭向下,一旦20日均線和30日均線調頭向上,而5日均線在10日均線附近也止跌企穩,就是技術修復完成的時候。目前中短期趨勢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诖?,我們認為,周一大盤的下跌依然處于正常的技術修復范疇,9月7日那根長陽之后一直未有像樣的調整來修復均線系統,而這樣的情況在弱勢市場環境下,必須有不斷的利好來支撐指數上揚,沒有持續的利好,大盤的調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大盤并未有像樣的調整,甚至在美國推出QE3的背景下,依然弱勢收盤,因此,這種該調未調而帶來的空頭力量,可能會讓大盤的調整幅度大過原先的調整幅度。目前看來,滬指還有進一步試探2060點支撐的可能,一旦到達2060點,則要密切關注地產、金融、資源等權重板塊的表現,底部一旦獲得確認,便可展開反彈。而再次反彈的主力將依然圍繞前期熱點:石油機械、頁巖氣、3D打印、基建、高鐵等題材展開;而新能源、鋰電池、云計算、觸摸屏等科技概念也會趁勢拉升,因為這些題材都調整得比較充分了。
從時間周期上講,本周二和周三是重要的時間節點,大盤可能會有變盤的動作。如果在2060點獲得支撐并放量,那么反彈可期。另外,事件性因素有望催生我國加大船運技術的發展,而軍艦所需的特種鋼鐵顯得尤為暢銷,所以下一步還可以關注特種鋼材制造。更重要的是,在近些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中,人民幣的國際化速度逐漸加快,逐漸威脅到美元的地位,以美元為核心的經濟模式將受到巨大的動搖,同時相應的貨幣體系將有可能在未來發生一些變化。
綜上所述,投資者可在本周二起關注滬指在20日均線附近的量能,一旦大盤放量,可漸進式加倉。(西部證券)
相關新聞
更多>>